多力量大。n
短短一上午,增高五米的速度是极为夸张的。n
.......n
缓冲城温室大棚还在持续建造中。n
第789号温室大棚。n
安雅过来巡查,温室大棚中那些种植人员操作着设备进行翻土播种,施肥一体化操作。n
这个是他们从大樟树基地中研制出来的播种机器,构架很简单,体积也小,但却很实用。n
原本在负责这一片温室大棚的郑晗冰看到了安雅,连忙小跑过去。n
“安部长,您好。”n
安雅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点了点头:“什么事?”n
眼前的这个郑晗冰,乃是石油城招募过来的种植专家。n
在末世前曾经开设过绿色温室大棚农场,规模不小,甚至安雅在末世之前也听过他的名字。n
所以在缓冲城温室大棚开启之后,便他拉入了核心小组团队中。n
除了他,还有植物之韵小团队的楚娟等人。n
这些,都是石油城最近这些年吸纳进来的种植专家。n
郑晗冰指着身后的土地,建议道:n
“安部长,我觉得我们目前的技术非常成熟了,完全可以发展垂直种植,加上鱼菜共生。”n
“这样做有很多好处,第一,鱼类排泄物经微生物分解为植物养分,水体循环净化后回流鱼池,形成零污染闭环。”n
“第二,采用多层种植架,配合led补光和无土栽培技术,单位面积产量提升5-10倍。”n
“末世前有一家公司,spread公司垂直农场年产生菜1200万棵,用水量仅为传统种植的1%,”n
“现在末世了,我们也有技术沉淀,完全可以这样做。单位面积能够产出的农作物变多了.....”n
安雅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问道:“spread公司垂直农场有多少亩?”n
“额......”n
郑晗冰沉默了一会,回答道:“好像不是很大,具体我不太清楚。”n
安雅看了他一眼,轻声说道:n
“6.6亩。”n
“他们是属于高品质超精细化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有很多好处,但也有缺点,总结下来就是三高一限。”n
“高能耗(电力依赖)、高技术门槛(管理复杂)、高成本(投资与运维);作物类型受限(仅适合少数品种)。”n
“总部团队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个方案,但是不适合我们的情况,我们不是数亩的土地,而是数万亩的种植面积。”n
“他们spread公司的自动化程度极高,使用机械臂、led灯、自动化灌溉和收割系统,我们目前的技术虽然能够达到,但无法达到规模化,只能够作为一个实验。”n
安雅看着陷入沉默的郑晗冰,叹了口气。n
她在多年前在总部基地一开始搞种植的时候,也是没适应过来。n
末世中的种植与末世前的种植不一样,末世前你搞出一套新的方案,技术可以拉投资.....n
但末世后的种植,就很简单,短平快,他们只考虑现实生存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最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这是他们考量的第一要素。n
安雅继续解释道:n
“垂直种植可以拿出几座温室大棚来实验,鱼菜共生也一样。”n
“不过,那种模式能耗大,对设备要求高,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技术员与设备维护人员,这个需要时间.....”n
“你能理解吗?”n
郑晗冰点了点头道:n
“我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同样的种植,如果搞垂直种植的话,人员不够,而且复杂.......n
但现在的种植方式就很快,播种玉米,一台机器在土壤上推过去,就能完成翻土施肥播种,在地面收割也很高效....”n
“对,就是这个意思。”安雅点头道。n
安雅看着他,像是看着从前的自己。n
深耕大樟树基地多年,她已经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末世种植专家,此外她的管理水平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n
七年的磨砺,她不过才32岁,可她即便在章齐物这种末世前的农业大拿面前,或是在楚娟这种植物学教授面前,都丝毫不落下风。n
“明白了,谢谢安部长,那我先去忙了。”郑晗冰说道。n
安雅含笑看着他离开。n
......n
“爸,那个安部长咋说?”郑晗冰的儿子郑正问道。n
“被否决了。”郑晗冰无奈道。n
郑正脸色不愉的说道:“一个才三十岁出头的女的,能有啥见解,爸你以前可是温室大棚的种植专家啊.....她有眼不识泰山,一点远见都没有。”n
“住嘴!”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