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皇帝又开始折腾了(2 / 3)

族,斩的斩流的流贬的贬,惨极了。

这事好不容易抛下两年,

事涉诸王,不是皇帝的弟弟就是儿子,大家也不好怎么过多的干涉,但不参与又不行。

决定了此事后,李世民有些兴奋起来。

然后摊开在皇后面前,

“这冻顶山就在流求岛的中部,流州治所东宁城,还有安平港都在流求岛西南部,朕打算给青雀的封地选在中部,”

定下此事,李世民似乎也了却一桩心事。

长孙皇后看着茶罐里的冻顶乌龙,色泽墨绿油润,泡出来汤色金黄带绿,品起来滋味甘醇浓厚,具有花香甘甜滋味,确实是好茶。

“朕不希望朕的子孙也重蹈覆辙,”

皇帝挥手,

之前世封刺史,后来改世封别驾,现在又要恢复刺史

反复折腾,不累吗

武怀玉有些意外,这事之前没什么风声出来啊。

但看着流求地图,武怀玉倒觉得这不是坏事,一直以来,他就觉得分封制不完全是坏的,主要还是看怎么用,

要是把诸王分封到中原腹心,那绝对的弊大于利,甚至会成为心腹之患,早晚诸侯王造反。

可要是皇帝舍得把这些龙子龙孙们分封到边疆,跟西周分封一样,让他们去开疆拓土,或是屏藩守土,则利在长久。

这更是代表着大唐的开拓精神,

而不是一味的保守、享受。

至于说造反这事,只要给诸侯国加上几条锁链,那基本上永远反不起来,反也不用担忧。

皇太子坐在那里,神情很淡定,已经越来越沉稳了,把李泰分封到海外去,李承乾心里是极高兴的,省的这个弟弟天天在长安晃,总是個隐患。

但他没表现出来。

“陛下,具体如何分封呢”右仆射温彦博发问。

“诸位爱卿以为该如何分封”李世民反问。

众大臣一时没人应答。

“怀玉,你来说说。”皇帝直接点了代司空、太子太傅武怀玉的名。

诸王分封边疆,可以说是早几年武怀玉一直在主张的。

“陛下,臣支持分封宗室诸王于边疆之地,屏藩中央,开疆拓土,对于诸侯国的政策,臣还是坚持原来的那一套,

“你再说说。”李世民笼着袖子道。

武怀玉的那一套,其实大家都还记的很清楚,今天武怀玉当着大家面又重申了一遍。

主要还是那几点主张。

首先,诸王分封边地,以州为国,诸王兼任刺史,享受封地州三分之一税赋,另三分之一留州县,三分之一上缴国家。

分封的诸王享有刺史的一切职权,临民治政,授鱼符,加号持节诸军事,统领州兵。

但是,封国的流内品级官员,须由朝廷任免,诸王没有任免官员的权力,但流外的吏,可由诸侯、州县自置,诸侯虽无官员任免权,但有监察权。

再就是,封国的司法权,归朝廷所有。

然后就是军事这块,

诸王,刺史加使持节诸军事号,可以统的是州兵,也就是团结民兵。另外视诸王的品级他们可以拥有一定的护军、亲事、帐内等。

而镇戍兵、折冲府兵,诸王无权直接统领,但与内地刺史一样有一定的监察权,比如朝廷调动州内的这些镇兵、戍兵,按制,兵部发令,将领要与刺史合符,才能调兵。

民政、财税、军事、监察、司法,这么几大块,划分的很清楚明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诸侯国的继承问题,比如魏王李泰分封的这个长泰州,他死后,由他的嫡长子继承爵位、世职,但按例要降等袭爵,继一等,称嗣王,刺史之职仍袭。

其余个别儿子,或有特殊功劳恩典的可以封郡王,其它儿子们只能封郡公。

嗣王和郡王的继承人封国公,其它儿子再降爵封。

只要是袭有爵位的,那就能在封国内划分一块封地,原则上不管传袭多少代,分封多少子孙,都只在初代封的封地内划分封地。

李泰的这个长泰州封地,现在看着不算小,但在海外,人口又没多少,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就算土地肥沃,将来人口上来了,可那时儿孙继承,推恩分封,就算嫡长一系代代能维持个嗣魏王、长泰州刺史的官爵,可这个长泰州,其实也被分封成大大小小的封地了,

李泰儿子们的封地可能还有一个县或是一个乡那么大,但等孙子辈可能就只有一个里,再往下分封,就可能只有一个村。

没有官员任免权,没有司法权,没有军事大权,甚至封地必须严格实行朝廷的律令法规,加上这代代推恩分封,

那这长泰州的诸侯,其实根本成不了朝廷威胁,时间越久,威胁越小。

而三分之一的税赋收入,又能供养诸侯,不需要朝廷额外掏钱。

这个分封法,对朝廷来说确实没啥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