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圣太子和他的贤良师(1 / 3)

第500章 圣太子和他的贤良师

皇帝巡视东宫。

随口检查太子功课,“最近在读什么书”

承乾认真的道,“老师武少保教我的韩非子主道,”

这让李世民有点意外,武怀玉人在幽州,怎么还能教太子功课,而且据他所知,以前武怀玉基本上不给太子他们讲什么正经课的。

“哦,那你跟父皇说说看,你学到了什么主道讲的是什么”

“回父皇,主道讲的是为君之道,强调王者要虚静以待,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之正。老师说要做到虚静,王者必须去想去意,即没有自己固定的想法和意愿,所以韩非子强调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

李世民捋着虬髯,有点惊讶的看着太子。

嫡长子好像又长高了一些。

“你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吗”

“老师说君王的意欲表露于外,为臣者便能因而谋取私利,君王便不可能看清楚为臣者的真实情况和其本意,故不能让为臣者得知君主所思所欲。

反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以断事,故君不穷不于智,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者则君有其贤,有过者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

“你自己的理解呢”李世民打断他。

“儿臣听说两汉宦官擅权,宦官如闻皇帝将用某人,必先卖之以为已功。闻皇帝将行某事也,必先泄之以张其势。人望日归,威权日重,而内官之祸由此起矣。

又有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齐桓公妬而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

燕王子哙好贤,故子之明不受国。

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姿也。”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继续”

“儿臣认为为君者得让人捉摸不透,不能让臣子猜测出心思,否则必有人因此投其所爱。

更得严禁泄露禁中语,天子一言一行,不得轻易泄露半分,尤其是身边近侍宫人等。

臣听说已故裴公,历六朝经八帝,在隋被称为奸佞,在我大唐却被评为贤良,裴矩还是裴矩,但隋炀帝昏君听不得忠直、真话,裴矩便只说好听的,甚至说假话媚君,而在我朝,太上皇与圣人皆明君,他不敢欺瞒,便能尽忠言”

“君王要想不被臣子欺瞒,就得掩其情、匿其端,否则得到的并不是臣下真正的想法,而仅仅是附和皇帝的谎言。”

“决策之时,君王更应当先隐藏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才能多谋善断,谨慎、耐心、多思,集思广益,最后做出决断,才是最好的。”

这些话出自太子承乾之口,李世民心里很受冲击。

反正他自己这个年纪,是还没能领悟到这些的。虽然他觉得这些话,更多是武怀玉把自己的领会教给太子,但太子也是已经有所理解的。

“你说的很好,但你能做到吗”

承乾很认真的道,“儿臣以前不懂这些,言行举止不谨慎,因崇敬父皇的武功,厌恶突厥,想着将来能够带兵讨灭突厥,结果这些心思让身边人看出来,就有人故意奉迎,出各种出格主意,如装扮成突厥人,拿自己庄园当突厥部落劫掠,甚至还把庄稼当草场践踏毁坏,

这些都太不应当了。

儿臣说某样食物好吃,便会有有心之人,特意进献。因儿臣对孔陆等老师教学发过一些牢骚,便有人因此去攻击他们,这些虽非儿臣本意,可也都因儿臣而起。”

“儿臣以后当认真改过,不再犯这些错误。”

李世民大为欣慰,十分感慨。

他为儿子请了那么多正直名臣,贤良大儒做老师,可都没起到什么好效果,反而惹的承乾有些叛逆。

偏偏武怀玉给承乾上的课并不多,但对承乾的影响却极大。就如眼下怀玉人在幽州,也只是每旬给太子写一封信,讲解一篇文章,结果都还能有巨大影响力。

承乾今天跟他说的这些,真的让李世民很惊讶,也很欣慰,居然能有这么好的领悟,贤德显现。

李世民伸手拍了拍承乾的肩膀,“你长大了,更遇到了一个好老师。”

“可惜武少保去了幽州,儿臣不能常听他教导。”

回到丽正殿,长孙皇后正抱着九皇子在哺乳,刚满百天的九皇子取名李治,长的白白胖胖,一边卖力吸吮,看到父亲来了还冲他笑。

“朕该给你个什么封号呢”

皇后笑道,“孩子才满百天,陛下何必这么着急,起码也得岁之后再封不迟。”

“那就听皇后的,不过封号朕都想好了,就封晋王,给你小子留着。”

逗弄着嫡三子,跟皇后聊着天。

李世民说起承乾,很是感慨说承乾长大了,也懂事了,甚至都显现出几分贤德太子之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