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父与子(1 / 2)

千岁词 顾九洲 3299 字 11个月前

凌或的视线陡然一厉,他双眼微敛,眼底深处褐色波澜一隐而现。

“陛下,在下尚未及冠,小字尚未冠礼昭告亲友您为何会知道我的小字”

凌或虽然仍未及弱冠,但是他其实早早就知道了自己及冠后的小字。

据他师父说,他的小字“慎修”二字,正是他母亲生前定下。

邯庸天子拓跋宏闻言惨然一笑。

他笑着笑着,那张已入不惑之年、却依旧看得出年轻时容貌风采的苍老容颜上,居然忽而老泪纵横。

“朕为何会知道”

“因为你的小字,本就是朕亲自取的。”

凌或怔怔看着面前北朝九五之尊陌生中,那隐约带有几分熟悉的面部骨相,心底骤然萌生一种荒谬的惊悚之意。

不会的

他下意识摇头,不知是在拒绝自己心底那恢诡谲怪的猜想,还是借此给自己一股抵抗未知彷徨的力量。

却见邯庸天子拓跋宏缓缓抬袖,拭去眼下的湿意。

他的目光隐含无限怜爱和愧疚,一瞬不瞬的看着眼前的少年。

“慎修,你的小字,取之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谨言慎行,静修己身之传世警句。”

拓跋宏的视线微微涣散放空,似乎在回忆过去魂牵梦萦的过往。

“朕和你的母亲,不求你将来能闻达于诸侯,但盼你做个正人君子,一生顺遂安康。

所以,在你还在你母亲腹中时,我们便从这句话中为你取了你将来的小字慎修,朕是你的生身父亲。”

凌或握着“韶光无双锏”的手陡然一抖

他木然看着面前的男人,一时间脑中空白一片,耳中轰鸣作响。

这一幕和面前男人口中的话,几乎让凌或有种匪夷所思的心惊胆颤。

他木雕泥塑般,缓缓的开口

“你方才说什么”

惊魂未定之下,凌或甚至连装模作样的称呼一句“陛下”都早已忘了。

你来你去,无甚规矩。

拓跋宏却不以为意,他格外认真的端详凌或的眉眼。

这孩子的眉眼,很像他的母亲。

他长了一双典型的南朝天宸女子的清隽秀色的眼,眉眼间的风流气韵,似极了那年杏花微雨的江南。

但是他的面部骨相,尤其是眉眼之下的鼻子、唇峰和下颌,又与他这个生身父亲像极了。

看着看着,拓跋宏突然眼底滚烫,再开口时几乎哽咽难言。

“慎修,朕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你,实乃天之垂幸。”

恍惚良久的凌或听到这句,却突然缓缓抬起头来。

下一刻,“唰”的一声他掌中的“韶光无双锏”陡然出鞘,直直横在北朝邯庸天子的喉间

“哦天之垂幸陛下居然是这么想的吗”

凌或的语气不见悲喜起伏,但他的眼底却闪过一丝嘲讽的火光。

“你设计在我的母亲少不更事时蓄意接触示好于她,骗得她芳心暗许,然后再以她的骨肉为饵,逼迫她不得不背叛故国和师门,与昔日袍泽背水一战最后自戕谢罪这就是陛下所谓的天之垂幸吗”

他眼底的火光几乎要烧破瞳孔,那是如有实质的憎恶和愤怒

拓跋宏被他眼底的恨意刺痛,脱口而出道

“怎么可能我宁愿自己身死,也断不会伤害你母亲分毫”

他情急之下,也忘记了天子的自称。

他不再称呼自己为“朕”,而是以最寻常的“我”来自居。

凌或满脸不屑,冷冷看着他,丝毫不为之所动。

“刀剑横颈,生死顷刻,所以就连堂堂北朝邯庸的皇帝,居然也会摇尾乞怜、敢做不敢当吗”

拓跋宏不惧刀锋,蓦然上前半步,急迫的解释道

“并非如此寒烟殒命,我罪不可恕,也绝不会为自己开罪。慎修,你若想取为父的性命,为父又何惧一死

只是,当年其中内情并不如你所猜想那般。我即便该死,也不该让你稀里糊涂下去。”

凌或微微一顿。

他目光冷峻的盯着拓跋宏的脸,半晌后,几乎是从牙缝里吐出了一个字

“说。”

拓跋宏闻言苦笑着轻轻摇头。

他的目光有些追忆,又有些流连与迷惘。

拓跋宏似乎想通过自己对当年之事的口述,将那段只有浮生若梦中才敢忆滴的故往,重新串联成一副刻骨铭心的、泼墨染彩的江南画卷。

“当年江南七月微雨,夏花繁锦逐水流。我和你母亲冷寒烟,在天宸浮州城初遇。

不管你信或不信,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并不是一场蓄意为之的阴谋,而是一场无端邂逅的意外。

那年寒烟正好冲关破境,准备踏入祗仙人境。却不成想,由于真气行错脉络,虽然破境成功,却也意外负伤。

那时她有一段时间无法使用内力,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