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未停的吵架(2 / 3)

发出漫画,画中有佝偻的老书生、街边的小儿、街上买卖的行人还有闲情逸致的主妇,配文则是一句故作深奥的话语“人们慢慢地习惯于这样一种观念,空间本身的物理状态是最终的物理实在。”

虽然很多观点不值一提,但足以说明民国时期国人对科学相当热忱,只是苦于没有学习的途径和渠道,表达得不是很准确。

北大校长办公室中。

蔡元培对李谕说“我也不懂相对论,但对你的一句话记忆深刻,在修正和改进牛顿的理论时,不要忘了,这一切其实还是有他老人家的莫大功劳。我很庆幸,你没有把科学引入到新旧文化之争中,也仍旧承认旧时代牛顿的功劳。”

李谕说“毕竟想学相对论,不可能不懂基础的牛顿力学。”

蔡元培说“多年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在舆论中产生一种科学主义倾向,把科学看成是万能的,因此大家对你极度推崇,即便你不承认,很多人还是把你做成了圣人。”

李谕说“我有些隐隐担心,很多人并不能完全理解科学,要是有人拿着科学作为幌子,去搞科学化的玄学,就很麻烦了。”

“或许已经有了”蔡元培叹道,“各种新的思潮如同一场大洪水,来势凶猛,把旧日的习惯都冲破,有人会因此感受痛苦。而如此迅猛的水势,也会让旧有的河槽无法容纳,泛滥岸上,把田庐都扫荡掉。高高在上的军阀,则像猛兽。中国现在的状况,可算是洪水和猛兽竞争。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助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

后来蔡元培把他的想法写成了一篇叫做洪水与猛兽的文章,他以洪水比喻新思潮,以猛兽比喻军阀,还挺形象的。

胡适此时来到办公室中,高兴地拿出自己创作的一首新诗给李谕看“为了祝贺相对论这个掀翻旧时代的利器,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写下了它。”

李谕拿过来看了看,内容是

“旧日物理如同五行山,

岿然不动五百年,

当相对论的光出现,

弯折绕过几个高耸的山头,

出现在你我眼前,

突然告诉世人,

对与错,光与影,

悄然之间已经完成了变换。”

李谕笑道“好诗,好诗”

胡适得意道“我准备把它收入我的尝试集中,作为对新科学理论的致敬。哦我真是太喜欢这种掀翻旧有理念的事情了原来外国人在做和我们一样的事,不仅文学在革命,科学也在革命。”

章士钊同在办公室中,大摇其头“你做的这首新诗完全不如我的一首。”

胡适不服道“拿出来看看。”

章士钊取出一本笔记,念了起来

“物理世界奥秘深,探索未知心欢喜。

力热光电磁五行,相互作用妙趣生。

宏观微观皆一体,万物相连无界限。”

胡适说“你的是七言古诗,现在大家讲究白话文,要的是简单易懂,你应该知道,洋人的诗非常简单。我所做尝试集中便全是新体诗。”

章士钊说“尝试尝试,只是尝试,谈不上文学二字。”

胡适指着对面的鲁迅“周教师的几篇文章,你总不能不服吧”

章士钊说“周教师的文章作得当然很好。”

胡适说“就连周教师都写了几首新诗。我起名尝试集,不仅是为了尝试,更是呼吁大家都来尝试做新诗。”

章士钊说“这么说,胡博士是在抛砖引玉”

“对,”胡适说,“周教师的那几首很不错,比我的强。”

“我其实不喜欢做新诗,”鲁迅笑了笑说,“而且我也不喜欢做古诗,只是感觉现在诗坛寂寞,才打打边鼓,凑个热闹而已。等什么时候真正的诗人出现,就洗手不作了。”

胡适欣赏道“看看周教师的觉悟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都被周教师说了出来可惜周教师提前离开日本,不然也是个博士。”

鲁迅被说得有些尴尬“辍学一事,确实不对。”

大家可能都知道,鲁迅骂了胡适十几年,但这时候的鲁迅和胡适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鲁迅早年对胡适的评价非常高,他说过新青年时期,最让我注意和佩服的就是陈胡二人。

一年多后,胡适写西游记序,一直无法确定作者到底是不是吴承恩,便求助于鲁迅,鲁迅在北大开了中国史一课。

为了帮他考证,鲁迅处处留心关于西游记的资料,一旦发现便会立即寄给胡适。

而在创作中国史略时,鲁迅也多次征求过胡适的意见。

反正两个人还处在蜜月期。

章士钊与胡适的关系正好反过来,现在挺不好的,以后变得不错。

两个人一直关于白话文和文言文争论不休。

直到几年后才和解,两人合影留念时,在照片背面题诗。

两人一反常态,章士钊写了首新诗

“你姓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