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汉字统一论(2 / 3)

小子在韩国很出名,此后荣封韩国“国贼”称号。

根津一道“中国之情况尚有一些不同,我们的文化便深受中国之影响,想要对其进行文化上的同化,难度非同一般。”

伊泽修二说“这件事早在伊藤博文先生在世时,就有细致的思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办法,伊藤先生组织的汉字统一会就是为此而来。汉文化无法同化,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比如主动进行日、中、朝三国之文字统一,主体仍为汉字。”

“这”根津一有些不明白了,听起来似乎是主动帮着汉文化做宣传。

伊泽修二接着说“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没有汉学,日本今日的文明也会荡然无存。”

大谷光瑞说“请详细道来。”

伊泽修二还没开口,近卫昭雪已经到了门口,她有意引起这些日本高层人士的注意,于是说道“伊泽先生的意思肯定是,日本文字由假名与汉字构成,其中汉字占据多数,如果将其去除,日本的国语就会变得浅薄、野蛮卑微、势力衰弱。对吗”

伊泽修二看向门口这个明眸皓齿的年轻漂亮姑娘,问道“你是”

院长根津一不无自豪地说“这位是近卫昭雪,我同文书院近些年最优秀的一名女学员。”

“吆西”伊泽修二说,“有点意思,继续讲下去。”

近卫昭雪说“以日文与之渊源,虽然今日的汉字与汉学被命名如此,但它们实际上也是一种日本文与日本学。

“从日俄战争后的局势可以判断,支那是将来世界竞争的中心点,是列强政治、外交与实业的中心点。

“所以支那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可借助日本与中国是同种且同文之国的优势,在与列强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很好”伊泽修二鼓了鼓掌,“姑娘已经深得我汉字统一会之要领。”

汉字统一会在清末民国时,会员都是日本国、大清、朝鲜国的显要人物。总裁为伊藤博文;张之洞为中国部会长,端方、严范孙、杨枢为中国部副会长;朴齐纯为韩国部会长。

近卫昭雪微微一笑道“一点拙见,几位大人不见笑便好。”

大谷光瑞道“请坐下吧。”

林出贤次郎没想到近卫昭雪一上来就让一众日本大人物对其侧目,心中对这位学姐的景仰之心更盛。

院长根津一说“近卫姑娘现在直属青木宣纯将军以及头山满先生,两人对她的工作都做出了极高评价。”

“原来隶属于青木将军以及头山先生”大谷光瑞更来了兴趣,“将来一定是难得之谍报人才。”

根津一又说“伊泽先生,你们既然多次提到汉字统一论,可有具体措施”

“自然有,”伊泽修二说,“经过多年研究,我们编纂出了一本字典,名为同文字典,即是为了宣扬此种理论。”

“请让本人过目。”根津一说。

伊泽修二拿出厚厚的字典“我们已经付诸印刷,希望可以在中国大力销售。”

根津一翻看了一会儿,说“很有深度,字里行间多有我日本国之文化片段,伊泽先生下了心血。”

毫无疑问,日本人编的汉字字典,又是二十世纪初搞出来的,夹带的私货之多根本无法直视,就是拿来洗脑用的。

伊泽修二说“我们印刷了非常多,足够销售之用。”

根津一说“我将会列为同文书院近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过了一会儿,三井大掌柜益田孝又说“近卫姑娘,我也有事想要问你。”

近卫昭雪说“先生请讲。”

益田孝说“我们三井会社本来与南京方面快要达成借款意向,最近突然中断,据我的线人汇报,是李谕帮着他们搭线,拿到了德国借款。”

近卫昭雪说“确有此事。”

益田孝说“李谕为何帮着找德国人借款而非我们他们有什么商业上的合作或者密谋吗”

近卫昭雪说“我仅知道李谕在德国时,与德国实业部长建立合作关系,得到了大批款项。”

益田孝沉吟道“德国之经济实力远在我们之上,但德国向来缺少海外殖民地,莫非德国想要深化在远东的利益,就像此前的俄国”

益田孝虽然是在商业角度做出的推断,却引起了根津一的极大警觉“德国是个比沙俄更加可怕的对手,如果他们想要插手,我们很难对抗。”

伊泽修二却说“我们已战胜了沙俄,再来一个德国有何可惧”

益田孝说“不得不谨慎,但如果真的触动我们的利益,与德国人撕破脸也不在话下。”

根津一说“都是为了帝国的大东亚政策”

几人听后顿时来了自信“为了帝国,为了天皇”

他们在商量“密谋”的时候,李谕其实也有所耳闻,不过算是巧合。

因为正好王国维与罗振玉凑巧来学校见到了李谕。

两人都是前清的大学者,又与蔡元培等教育部人员有所接触,但两人现在很担心形势还没有稳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