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续作(2 / 3)

回了一会儿才走,刚才坐汽车的感觉令他非常畅快。

刘春霖走后,李谕支给了朱国桢一笔资金,把到岸的仪器运到工厂。

此前带回的那批华工过年基本都在京城待着,除了四处逛逛过节,已经把工厂顺利开展起来。

这批人虽然从业时间不算很长,不过素养已经不低,今后有他们带着,李谕比较放心。

但从欧洲发过来的实验器材还没有到。

次日,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又找上了李谕。

他手里拿着这几天的天津日日新闻,气愤道“想不到这家报社竟然如此诋毁中国人,真后悔在它上面继续连载老残游记”

现在的连载尚不多,刘鹗这本就是其中之一。

看来他也看到了这段时间李谕和日本人在报纸上的对战。

李谕说“老残兄不用生气。”

刘鹗说“能不生气吗听说日本人还差点将你害死,简直丧心病狂”

“他们还没有到真丧心病狂的时候。”李谕说。

刘鹗问道“帝师的伤没有大碍吧”

李谕伸展了伸展“有碧城姑娘的照顾,已经好多了。”

刘鹗拱手道“幸得夫人妙手回春”

吕碧城尴尬道“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夫人”

刘鹗继续说“我准备改换报纸投稿,肯定不能在日本人的报纸上继续连载。”

李谕给吕碧城所在的大公报拉客户“现在国内报纸有的是,比如同在天津的大公报就是个好选择。”

刘鹗道“我明日就写信联系大公报社英敛之总编。”

刘鹗这么做,说明真的是有点生气了。

因为他本来和天津日日新闻的汉奸总编方药雨是朋友,不过两人主要是收藏方面的朋友,都嗜爱金石收藏。

刘鹗曾经还通过方药雨购买过1000片甲骨。

大公报肯定也乐得有这样优秀的投稿。

聊了一会儿,刘鹗又提出了来找李谕的一个问题“我知道帝师懂得很多西洋仪器,可否从你这购置一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以便研究甲骨金石”

李谕说“这三个东西区别可大了,而且望远镜、显微镜恐怕用不上吧”

刘鹗说“都是镜子,听说很有趣,我反正夜间闲来无事,看看星空能打发打发时间。”

估计他住的地方还没通电,晚上确实无聊得很。

李谕立刻答应“好说,我送你一套就是。”

刘鹗连忙说“无功不受禄,这可不成”

李谕笑道“只要你答应在大公报继续连载老残游记,并且到时候送我一些手稿,就足以报答。”

刘鹗说“我那手破字,哪里拿得出手”

李谕说“朋友之间,一字千金。”

刘鹗抱拳道“如此就多谢帝师了。”

刘鹗的到来提醒了李谕也该尽快完稿星战系列的外传,当天他就奋笔疾书完成了初稿。

然后第二天拿着文稿穿过几个院子找到吕碧城“又需要你来润色了。”

吕碧城问道“还能这样一册一册的写后面还有多少”

吕碧城的吐槽简直提前了一个世纪。

后世的美剧、好来坞电影,最爱的就是什么前传、后传、系列、番外。

基本上只要第一部火了,就会拍第二部。

要是第一部没有达到预期的商业成果,就会果断砍掉。

反正李谕就看过不少类似美剧,第一季或者前两季挖了一堆坑,满心憧憬后续时,结果一看新闻,后续的剧集被砍了,那感觉真的太难受了。

李谕自然打算有始有终,说道“算起来应该还有三本后传。”

吕碧城说“如果和此前的字数差不多,总体也称得上长篇巨作。”

“我对星战还是有信心的,”李谕说,接着突然看到吕碧城眼圈似乎有点发红,于是问道,“你哭了”

“啊”吕碧城连忙拿起手绢擦了擦眼睛,“我,我不是在翻译安徒生的童话吗。今天看了一篇他写的美人鱼的故事,对其中讲述的故事有点感动。”

安徒生的童话的确有挺多带有寓意,不太适合年龄很低的儿童。

尤其她要是知道后世神奇的“小美人鱼变黑”的故事,肯定更无法理解

也不知道安徒生的棺材板能不能按得住。

然后吕碧城看李谕眼圈有点发黑,问道“昨天又熬夜了”

李谕说“算不得熬夜,睡觉时才刚十二点。”

“十二点”

李谕稀松平常回道“对啊。”

对李谕这种后世的人来说,十二点睡觉太常见了。

可古代人们睡觉是很早的,就算有蜡烛,也不可能这么晚。

蜡烛那点光实在没法和电灯比,好多古时候的文人饱受近视的折磨,比如大文豪欧阳修。

吕碧城有些生气地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这样不熬坏了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