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巴洛克的马车(2 / 3)

,不用举手。”

“巴洛克音乐有什么特点”

小刘“律动鲜明。”

王小虎“装饰音多。”

小北“华丽。”

马可“乐句长。”

季洋“节奏规整。”

小车“乐章之间情绪对比鲜明。”

秦勇“很好,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一个标准答案。”

关于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孩子们想不记住都难,他们的老师每天都在他们耳边强调。

“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巴洛克音乐的速度,应该是快,还是慢”

快还是慢

刘丰瑞“快板要快,慢板要慢。”

小刘的回答代表了大多数孩子的想法,而马可又想起上次和老师讨论过的快慢问题。

秦勇看向小刘“你认为坐地铁快,还是坐公交车快”

小刘心想这还用说,当然是地铁快啊,呼的一下就到了“地铁。”

秦勇“那乘坐公交车和乘坐马车,你认为哪种交通工具更快。”

“大家都认真思考一下,哪个快。”

孩子们面面相觑,虽然他们没有坐过马车,但是想想也是公交车快。

王小虎骑过马,和电视里的策马奔腾的画面完全是两回事“公交车快。”

秦勇话锋突转“明天晚上有你们老师的演出,你们想去看吧”

众孩“想”

紧接着,“我们有票”“连坐的票”“第九排”

秦勇扶额“好好。”

李安“都认真听。”

孩子们立马安静。

秦勇抛出第三个问题“那我问问你们,你们明天怎么去蓉城音乐厅”

“地铁。”季洋隐约已经知道了秦老师想表达什么,以免孩子们再打岔,她抢先说道,“3号线一出站就到了。”

秦勇“快不快。”

季洋“快,二十分钟就到了。”

秦勇“无论你住在蓉城哪里,一个半小时之内,你一定可以抵达蓉城音乐厅,有没有问题。”

众孩“没有”

刘丰瑞“有地铁倒车也用不了一个小时。”

秦勇“那你们知道在巴洛克时期,想听一场大型音乐会,需要多久的路程。”

众孩摇头。

王小虎“两个小时”

秦勇“如果回到巴洛克时期,你们明天中午吃完午饭,就得乘马车出发,才能赶上你们老师的音乐会。”

众孩惊“那不得五六个小时”

小北可爱道“秦老师,如果我家没有马车呢。”

秦勇“那你就得靠步行,一早就得出发。”

“大家告诉我为什么”

众孩“因为步行慢。”

秦勇“马车快还是走路快”

众孩“马车”

说出这个答案,小北忽然想起刚才他们还说马车慢。

秦勇“所以快与慢是对比出来的结论。”

“在今天,我们认为公交车慢,但是在巴洛克时期,马车已经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了。”

“所以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他们的生活节奏不会超过马车的速度。”

“也就是说,当维瓦尔第要求乐手用快的速度演奏这首作品时,他要考虑的快是听众能接受的快。”

孩子们恍然大悟,每个人都像是抓住了什么,但又不知该如何表达。

李安也在思考,他从秦勇的提示中联想到许许多多,乃至音乐与生活之间的各种关联。

片刻。

秦勇“所以当我们要还原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我们除了研究这一时期的音乐特点之外,还应该考量他的速度。”

又是片刻。

李安“我们试试。”

在秦勇的帮助下,李安带着孩子们最终在下午六点之前结束了他们八月六号的排练任务。

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结束。

经过秦勇的速度改良,孩子们弹起来更觉容易,因为快板乐章慢了。

同时李安也认为改良过的一三乐章现在不仅可以在情绪上与二乐章相呼应,在听感上也更加融洽。

整个三乐章听下来,因慢而带来的恢宏厚重更加立体。

他很满意。

这大概就是指挥的魔力。

王小虎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到这个职业的神奇。

但是王小虎觉得还是他的李老师更厉害,他不管。

“谢谢秦老师”

“不谢不谢,提前祝你们旅途愉快,路上都听你们老师的话,大家再见。”

在孩子们的道谢声中,秦勇把谱子还给李安,接着匆忙离去。

秦勇离去后,李安带着孩子们打扫了一下舞台,随后带着孩子们在校门口简单吃了口便饭。

虽然简单,只是一碗小面,但是孩子们吃的很香。

马可竟然一碗还没吃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