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也怪不得
“因为那些骑兵不是各地县兵,而是真正经历过血战的精骑,根据
魏为的话还没有说完,,让知县郑青田到州府去。n
“这是封加急信。”n
“许平珺大人他要见郑知县。”n
郑青田有些颓然的坐回座位,男人浑身的力气在这时候好似被抽空,整个人软瘫在了椅子上。n
魏为见状,面色大变,连忙问道:“知县,您...您这是怎么了啊?知州大人找您,应该也只是想要例行询问。”n
郑青田没有回答,他呢喃自语道:“没有消息是好消息,而一旦真的有消息上门,那就肯定是坏消息。”n
郑青田望着明镜高悬的县衙正厅,他整个人的神色失魂落寞,直觉告诉郑青田,很多事情可能都要隐瞒不住了。n
西城口。n
当陆泽一行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恰逢郑青田的马车刚好要出城,在官道之上,双方恰好就碰在了一起。n
陆泽勒紧缰绳,他纵马便朝着不远处的马车驶去,魏为的面色微变,因为他知晓着来者的身份。n
钱塘县那些负责巡察的官兵们,在这种人物的面前根本没有拔刀的勇气,毕竟是在西境威名赫赫的武运侯。n
车厢内。n
郑青田缓缓掀开车帘。n
陆泽抬眼看向这位知县大人,郑青田私开海禁,通过市舶司的官道,跟国境以外的大商做暗地里的生意。n
杨知远察觉到异常,打算直接向东京城那边递奏折、说明情况,结果被郑青田派人灭口满门。n
陆泽的目光极其平淡,好似就是在看着个将死之人一样:“当官的人,挣钱可以,但有的钱最好还是少挣。”n
“连朝堂律法明令禁止的矿产跟军械你都敢往外面卖,甚至连官港、码头都被你卖了足十七处。”n
“郑大人。”n
“生意可不是这么做的。”n
郑青田属于是毫无疑问的人才,在他坐上知县位置后,钱塘发展迅速,商业发达,法制跟吏治也相当融洽。n
而赵盼儿的赵氏茶铺,恰恰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所以赵盼儿她们对于钱塘的父母官都极其追捧。n
只是她们并不知晓,在这种茁壮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多少的肮脏跟血腥,郑青田他私开海禁,这跟叛国无异。n
陆泽声音很小,以至于周边的人都没有听到,但在车厢内的郑青田却是听得清清楚楚。n
冷汗瞬间侵袭郑知县的后背,心底那抹浓郁的不安跟担忧瞬间暴涨,他最担心的这件事情,还是被泄露了出去。n
陆泽轻声道:“再见。”n
说罢,陆泽纵马掠过,身后二十余名轻骑便跟随着侯爷一道进城,在马车内的郑青田,他心如死灰。n
回到客栈。n
陆风陆胖子笑眯眯的对着陆泽道:“侯爷,现在的郑知县,应该是知晓后悔两个字要如何写了。”n
陆泽却摇了摇头,道:“郑青田不是怕了,也不是后悔了,他只是知晓自己马上就要死了。”n
......n
当顾千帆费尽心思想要逃离郑青田布下的包围网时,却不知晓,这件事情就已经在陆泽手上被完美的解决掉。n
郑青田的命运跟原著里一样,为了减轻罪责,他需要自裁身亡,以此为他全族尽可能留得活命的机会。n
那桩轰动钱塘的杨府血案,就以这种方式告终,甚至都无人知晓武运侯陆泽在这中间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n
陆泽准备动身离开钱塘,要在今年清明之前回到东京城去,临离开钱塘的前一天,陆泽来到赵氏茶铺。n
这间被无数钱塘人喜爱的茶铺,已经关门十余天的时间,赵盼儿对外说是她的身体抱恙,已是无力经营茶铺。n
三娘也帮着传出风声:“上次茶铺遭遇歹徒,赵娘子被刀架在脖子上,后几日便被噩梦缠身,缠绵病榻之上。”n
实际上。n
赵盼儿这几天确实是在长久卧床。n
三娘跟引章照看着她。n
日光温和,一贯客满的竹楼,如今却再不见客人登门,这种死寂都令一贯喜欢热闹的三娘连连叹气。n
不仅是在为茶铺叹气,更是在为好友盼儿的命运叹气。n
万万没有想到,盼儿竟然会这般没有福气,盼了这么多年,在终于要盼出头的时候,却才发现遇人不淑。n
“三娘。”n
“引章。”n
“我想好了,我要去东京城。”n
赵盼儿忽然开口说话。n
孙三娘闻言,极其心疼地摸了摸赵盼儿的额头:“盼儿,你的烧是不是还没退啊?”n
赵盼儿坚定摇头:“我没说胡话,而是真的要去东京城,陆侯在明日就会带引章离开,我想一起去东京。”n
“我跟欧阳三年的情分,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