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慧堂医者孟元支,你来迟了。”
杨殛眼中始终流转着电芒,据江湖传言,他已经得了张指玄之真传,雷法通神,一双眼眸都被练成了天罚之眼,有代天行罚之威。
虽然不知道这不是太平教发动水军造的势,但杨殛这双眼睛确有其神能,姜离要是与其对视,也需运起天子望气术才可保眼眸不受其伤。
“少主恕罪。”
姜离微微放松身体,呼应傩面中的神魂意志,低头回道“属下于郡城之中见得一佛国妖僧试图盗运水气,为防我等祈雨失利,便过去揭穿其把戏,与其相争。之后,又在城内见到了钟神秀,不得不绕道而行,方才是来迟了。”
虽未得到孟元支的记忆,但戴上傩面上,孟元支的一些习惯便像是成了自己的本能,亦或者说姜离披上了一层名为“孟元支”的衣衫,连杨殛这等人物都没有发现一点端倪。
至于站在姜离身后的风满楼,更是毫无破绽。
而杨殛,他在听到前一句时还淡然自若,不见丝毫异色,但听到后一句时,却是立即动容。
“你说,你遇到了钟神秀”他的面部曲线有了刹那的绷紧,眼中电芒交激更剧,彰显出其心的不平静。
“是。”姜离肯定地回答道。
一听到钟神秀就像是被刺激到了一样,这位太平教的少主该不会在钟神秀手上吃过亏吧
“钟神秀。”
杨殛轻轻念着这个名号,道“你随本座来。”
说着,杨殛也不多问其他,转身就走,带着姜离行入小镇内。
此镇名为“临山”,因靠临大山而得名,可谓是简单易懂。因地处偏僻,加之规模不大,是以镇上并无土地,甚至连属于朝廷的人都未必有。
姜离进入镇内,迎面就见到两个黄巾力士搬运木料去往镇外,似是要给即将凿成的雨师神像建造神坛。
在不远处,还有一個凉棚搭起,有两个和姜离一样打扮的太平教医者坐在棚中,正在给镇上的百姓看病。
他们只需要搭脉查看,察知大概病情,就取出黄符,烧化到水里,制成符水给人服下,就算是治疗结束了。
符箓都是回春符、养气符等不入品的符箓,但用于治疗普通人的小病,却是足够了。
饮下符水的百姓对医者感恩戴德,他们的手臂上、头上都绑着黄布,一看就知道已经成了太平教的忠实信徒了。甚至这座小镇,也处处有着太平教的痕迹,这里说是完全属于太平教也不算错。
太平教能做到的,朝廷其实也能做到,甚至还能做得更好,但朝廷的首要目的是稳。官员们也关心所辖之地的民生,但他们是要治理民生,而非服务于民生,他们能做到,但不会做到。
姜离见到这一幕,就知道太平教确实已经有了一个造反的基础。
朝廷需要的是稳,朝廷的地祇也需要百姓信仰。
如何稳,如何信,弱民、愚民即可。不能让人吃太饱,不能让人太闲,得让他们终日奔波,为生计烦忧,如此才会因为需求而不行乱。
不能太聪明,因为只有这样才会顺从,才会信仰。
也不能让人吃不饱,不能让人累死,因为这样会把人逼到极处,愤然而起。
这便是朝廷的治世之法。
就是因为这种治法,才使得此世基层生活和前世古代无异,最多也就是不会发生什么大灾大祸而已。
从八百年社稷的结果来看,此法确实有效,但当有人能进一步满足需求时,祸端就要出现了。
太平教确实不干人事,至少以姜离所见的情况来讲,雍州的乱子,皆因太平教而起。但这个教派又愿意为基层施展术法,施展能力,以致于民心收拢得极快。
简单来讲,虽然太平教制造旱情,一肚子祸水,但在百姓眼中,这是个好教派。
惊鸿一瞥,姜离已经看到了一场起义的雏形,它必然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就是不知,它的规模大小,以及何时会被弥平。
目光收敛,姜离跟随着杨殛来到了镇内唯一称得上气派的建筑之前,从外边来看,这该是一处庙宇。
“让你的力士在外边候着。”
杨殛吩咐一声,就径直行入庙中。
姜离见状,目光和风满楼对了一下,也随后走入。
甫入庙内,气温陡降,同时有数道目光投来。
姜离看去,就见两个道士、一个美妇、一个身形壮实的中年人,在庙中各处看来。
中年人身披黄袍,显然是太平教中人,精气雄浑,当是武修,不过看他那模样,不似是力士。
道士一中一青,皆是身着青色道袍,也是玄门中人,但应该是三清派。
三皇派的人基本不穿道袍,三清派的人则是相反,只穿道袍。所以想要分别两种派别,很简单,看衣着便可。
至于美妇
妖气。
姜离捕捉到了美妇身上一丝迥异于人的气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