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羽猎曹郎崔氏子(2 / 4)

明尊 辰一十一 7651 字 14天前

“不知丹成几品?”n

“二品!”n

崔啖说起来心中也叹息,如今想起,年少时的贪玩实在是殆害无穷。n

在洛阳时和一群不成器的士族子弟厮混,以至筑基之时走了弯路,待到后来知道了好赖,尽力弥补,甚至得了钱晨前辈授予的五行天遁丹的丹法,以及一应指点。n

可即便如此,他的根基也略显浅薄,终于在结丹之时轻易遭了人算计,未能丹成一品。n

若非如此,他也不至于心灰意冷,离开南晋。n

没想到躲到了老家,依然卷入了北魏朝中的波澜,不得不出仕应募。n

“二品?”n

崔绰微微一惊,道:“早听闻你兄弟二人在南方颇有名声,令兄丹成一品,修成大神通种子,便是在我清河崔氏也是一代之杰,未想其弟也能与之并驾齐驱,真乃我崔氏双杰。”n

崔啖笑道:“丹成一品,便是元神种子,其下未成一品无论靠的多近,距离亦是无限远。”n

“我少时顽劣,筑基之时坏了根基,后来纵然百般弥补,也无济于事,落了此步便是天壤之别……”n

看到崔绰还要在勉强宽慰,崔啖索性直言道:“大兄莫不以为我也是南朝那些无能之辈吗?侥幸丹成上品,便夸夸然不知所以,须知神州二十八字已成过去,如今除了王家龙象,谢家宝树,我之大兄,以及寥寥几个藏得更深的一品金丹,余者,皆是碌碌之辈,这百年间都难以突破金丹。”n

“但王龙象早已阴神,如今步入阳神,都难可说。”n

“谢灵运也成就阴神……”n

“异日天翻地覆,大劫起时,便是潮头健儿和随波逐流,生死难以自己的区别!”n

崔绰叹息道:“未想弟竟有如此之心,昔年我若懂得这一份道理,何至于丹成二品之后,得意洋洋,自诩英才,如今困顿朝中。”n

“叔祖……叔祖昔年看我出关时的叹息,如今想来,依旧刺耳啊!”n

“大神通种子,只有丹成一品方有机会凝结而成。”n

“叔祖曾言,便是元神之后,这一分差距,亦是千辛万苦都难以弥补……丹成一品者,执大神通,便是刚刚踏入其中,我如今参修百年,直面其人,亦难挡其大神通之锋!”n

“弟啊!你在南晋被人坏了一品金丹,实在是千恨万恨,便是我听了都替你痛心疾首,恨不得立毙其人。”n

“如今回了老家,又被人百般算计!叫小人报予陛下,下旨征辟也就罢了!竟然还领了这要命的司职,相比之下,什么伺候牲畜,征发财物,都成了一等一的美差,还是等叔祖回来,想办法推了这司职罢!”n

岂料崔啖却摇了摇头:“我入宫一趟,都被如此算计,可见如今这长安波云诡谲,形势难料,老祖纵然是元神之尊,为我之事涉入其中,也难免招人算计。”n

“这些人不是冲着我来的,而是冲着老祖来的!”n

“若是让老祖出面,只怕会遂了他们的心意。”n

崔绰听到他如此说,也是连连点头:“的确,太子在六镇之大捷传入京中,这些天朝堂、宫中暗流涌动,我都看不清楚其中浑水。”n

“此战,据说元神真仙都有陨落,如此大胜之下,长安非但没有稳定下来,反而……唉!弟有如此心志,那我便与弟,说一说这背后的种种吧!”n

“首先便是我崔氏和佛门的关系……”n

“不好?”n

“岂止是不好,简直就已经撕破脸皮,我崔家一向与道门,更与寇天师交好。叔祖曾有‘灭佛’之言,因此在朝堂上,在整个北方树敌无数!”n

“你去佛门青龙寺大雪山密宗祖庭讨要东西,简直就是送上门去,一去不回都也难说!”n

“其次便是青龙寺的雪山大法师……此门庭修持‘三密’,供奉大日如来本尊,将宫中逃出的金银二童子,视为至宝。”n

“甚至鼓噪传言,说那两尊童子乃是大日如来身边的两个童儿,与佛有缘,本就是佛门之物,堂而皇之的称之为佛门护法!如此利欲熏心,俨然连此物原主曹皇叔都不给面子,要强索过去。”n

“你孤身一人,就想从元神之尊的手中讨回此物……”n

崔绰摇头苦笑:“莫说你丹成二品,就算你丹成六转,成就了元神也都难!”n

“佛门在长安势大,便连他曹氏都惹不起,此司职,分明就是内行官们一个推一个,层层推诿下来,最后被人趁势栽到了你的头上!”n

但崔啖却没将这话听进去,反而微微一愣,思忖着什么。n

“这金银童子我也认识两个,端是活泼可爱,犹如我眼中灵物登徒子一般,都是天地造就的灵物!它俩机缘巧合之下跟了一位道门前辈,如今想来已经有些成就,说不定就入了修行的门户了!”n

“这哪里能相提并论!”n

崔绰摇了摇头:“金银童子,白衣修士那些都是黄白之物日久成精的小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