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涛看着面前正在紧张组装的电饭锅,神情充满了期待。
这些天,关于电饭锅的各个部件已经到位,根据检测,这些部件都达到了设计要求,也就是说,组装起来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于是,今天杨小涛就来到一车间,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同来的还有王国栋,他也好奇杨小涛说的神奇电饭锅,只要按一下就能自己做好米饭。
要知道,现在煮大米大部分都是用大锅的。
这其中可是个技术活,不仅要加适量的水,还要控制火候,更重要的是要在适合的时间将火降下来,最后才能闷出米饭。
一旦有一点差错,要么是锅底煮糊了,要么是夹生饭。
对于粒粒皆辛苦的情况,那些浪费的大米,能够让人心疼死。
所以,一口好锅,一个好厨子,对于节省粮食,填饱肚子是多么重要啊。
王国栋双手背在后面,用力捏在一起,神情淡然,却是内心期待。
这一期待就是大半天。
终于,杨小涛露出笑容,往前走了两步。
正在检查的工人见此连忙让开,电饭锅已经做出来了,但能不能用,他们真没准。
眼下杨小涛亲手检查是最好不过了。
对于杨小涛的能力,大家一百个信服。
杨小涛从口袋里取出一副眼镜,众人习以为常。
戴上后,杨小涛拿起电饭锅仔细看了会儿,接通电源后查看一番,随后才放下,对着一旁的娄晓娥招招手,“你去后厨拿点大米过来。”
娄晓娥脸上欣喜,立马跑开前往后厨。
“同志们,不出意外的话,这款电饭锅,算是成了。”
随着杨小涛的话音落下,周围立马响起一片掌声,同时还有呼喊叫好的。
“杨总,您说,以后我们可以生产电饭锅了”
黄得功最是心急,隔壁三个车间配合着,已经走上正轨,那每天生产出来的三轮车跟拖拉机,拉出去就是外汇啊。
看着人家挣钱,自己只能啃老本,哪能不急
“要是顺利的话,可以跟上级报备,去南边试试。”
杨小涛笑着,黄得功身边一车间的高层听闻后立马双眼放光。
北方吃大米的逼近更是少数,当然东北那一片除外。
但南方,尤其是东南亚那一带,可是以大米为主食啊。
国内情况暂且不说,就国外的市场,足够了。
“杨总,这电饭锅总得有个名字吧,要不您起一个”
黄得功突然提议,周围人立马赞同。
爱起名的杨佑宁不在,自然要有人承担起这个重担了。
眼下,杨小涛正合适。
“我咳咳”
杨小涛还没准备呢,突然被要求起名,有些,小激动。
这可是自己的作品啊。
不是有人说过嘛,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
这老子给孩子起名天经地义啊。
只是想到以前自己被抢的命名权,杨小涛就有些,难受。
“既然这样,我就起一个。”
装模作样的摸了摸没有胡茬的下巴,双手一拍,“有了。”
“咱们这电饭锅,主打就是一个方便,是个人,按照说明书,加水,加米,戳一下开关就能做好。”
“这说明什么,说明简单方便啊。”
“根本不需要考虑技术问题,所以,就叫家能电饭锅。”
“哪一家,都能做,咋样”
杨小涛说完,周围给面子的人不少。
“家能,家家都能用,家家都能用好。好名字。”
王国栋拍着手,这可比红星电饭锅这烂大街的名字强多了。
“家能,好,我这就让老郭过来将名字刻上。”
“今后咱们机械厂一车间,又有新产品了,家能。哈哈。”
黄得功笑着,周围几个组长一脸兴奋。
这时候,娄晓娥端着一个铁盆子跑过来,里面是淘洗好的大米。
“来了,来了。”
身边立马有人上前接过,随后杨小涛将大米放在内胆中,随即加水到刻度线。
这刻度线完全是借鉴系统给出的数据。
盖上盖子,接通电源。
杨小涛看了眼,转动按钮,将开关拨动到煮饭的位置上,随后电饭锅启动。
周围有人开始计时。
十分钟后,电饭锅里开始往外冒水汽。
二十分钟后,啪嗒一下,开关突然跳动,保温的灯亮起。
杨小涛迫不及待的上前打开电饭锅,一瞬间蒸汽冒出,露出里面雪白的大米。
找来筷子,在里面扒拉两下,没有糊锅,没有夹生饭
众人明白,电饭锅,真的做成了。
随后又实验了下电饭锅的保温功能,一直到了中午,锅里面的饭仍旧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