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枪,好枪啊。”
杨太爷笑着走回座位,伸手抚摸着刺刀,不住的感慨,“哪来的”
“太爷,这是咱们刚设计出来的新枪,自动的,可连射,二十发弹匣,比起56半强多了。”
“这不是王首长见我喜欢,就送了我一把。”
“嗯,是把好枪,长度,份量,做工,手感,部件严整性都不错”
“不过可惜啊。”
杨太爷将枪递给杨大壮,后者也是玩枪的,上手试了两下也是感慨。
“可惜啥”
“可惜你又上不了战场,这么好的枪跟着你,也就打个鸟了。”
呃
“其实,我也可以上战场的。”
回应的是几人不屑的目光。
看不起谁呢,就咱这体魄,这力量,还有被电视剧,熏陶出来的战略意识,要是早出生个二十年,怎么也能混颗星吧。
好吧,谁让咱出生的晚呢
没法反驳。
杨小涛无奈的喝口汤,随即又拿出其他东西,哈密瓜,西瓜,甜瓜。
当然,东西不多,也没说都是带回来的,别人不问,他也不会解释。
“小涛,你这可以啊,去哪出差都能带回来一堆好东西,厉害啊。”
九叔端着碗感慨着。
一旁有人立马接话,“那是,这叫本事。那话咋说来着,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对,咱们杨家庄的汉子出去那各个都是如狼似虎。”
“对,那是人家,你这样的就是个病老虎,还是待在家里得嘞。”
“那也是虎倒威犹在”
一群人脸红脖子粗的喊着,最后枪支转到洪老师手中。
双手持枪,一阵比划,洪老师也是懂枪的人。
仔细打量一番,心理也是高兴。
“好枪啊,好枪。”
把玩一会儿,又将其递给杨小涛放好。
杨小涛笑着,“洪老师,恭喜恭喜了啊。”
“您可是,宝刀未老啊。”
他也是刚才知道,这夫妻俩见面没多久,竟然又有了,只能说现在的政策真好。
生多少也没人管,人们也愿意生。
至于原本历史上两人有没有这个孩子,他不知道,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吧。
洪老师听了立马笑起来,“同喜,同喜。”
“你这一下俩,更是厉害。”
“想好名字了没”
“没,这事到时候,还不知道轮不轮到我呢。”
说着看了眼杨太爷,洪老师心领神会,两人端起酒杯碰了一下。
“对了,你说那友谊锅到底咋回事”
“这个啊。”
杨小涛拿起一根葱沾了辣椒酱嘎吱咬了一口。
“这不是西北那,有一台德意志时候搞来的机床,这东西,啧啧,不得不说,人家做的就是牛”
“我这不是觉得好东西就得利用起来那,就提议将友谊锅让他们生产,这样能够提升效率,还能节省原料”
此刻杨小涛只是从高主任那知道一些情况,针对友谊锅发生的事没有细说,只是诉说着自己的想法,洪老师一边听着,一边分析。
“也就是说,成本要节省好多”
洪老师握着筷子的手有些冒汗,自然看得出联盟的招数。
“对,要是熟练工人的话,还能更好。”
“洪老师,快吃啊,要凉了。”
“啊哦”
吸溜
两人喝着羊肉汤,不时有人往锅里添水,然后沸腾了再给几人添添。
等吃完饭,已经是晚上九点多,杨小涛送走众人,回到家里,看着冉秋叶哄睡了小端午,坐在床头等他。
赶紧洗手,上前,两人靠在一起,互诉衷肠。
另一边,洪老师扶着爱人,打着手电筒,慢慢往回走。
“国内外都不平静啊。”
洪老师心理装着国事,不时叹息。
“你操那个心干嘛,再说了,小涛不是说了嘛,国内已经做了准备,做得很好了。”
妻子扶着肚子,“咱们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刚舒心几天啊,别想那么多了。”
洪老师看了眼妻子,只是点点头。
又走了一段,妻子突然开口,“老洪,你是咋想的”
妻子看到丈夫心有犹豫,便直接询问。
在杨小涛回来前一个周,他们接到一封信。
信里面想将他运作到东北去帮忙,虽然是换一个地方劳动,但洪老师清楚,这背后肯定是那群老兄弟的好意,去了东北,更有保障。
但今天听到杨小涛说的,不论是杂交种还是友谊锅,不论是机床还是枪械,都让他怀疑,自己去了东北后,能干什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也不知道,该留下还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