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过来”
说完就将杨小涛叫到办公室里。
“说吧,这东西多少钱”
王主任直接开口询问。
“哎,这谈钱多不好”
“少给我打马虎眼,赶紧说,我好跟上面汇报。”
“是”
杨小涛听出意思了,这是很满意,准备上报了。
“这炉子和水箱都是用轧钢厂的材料,经过工人打磨”
“直接说价格。”
“呃,炉子3元,水箱1元,暖气片一个2元,管子一米2毛钱”
“另外还有安装费,每套1元,额外增加的暖气片,每个5毛”
王主任在纸上记录者,等杨小涛说完,又在旁边列了一排数据。
现在用的炉子购买工厂的产品,价格只需要2元。
但这炉子一个屋只能管一个,就是客厅生炉子,屋子里依旧冷的慌。
天冷的时候,只能持续消耗煤炭取暖,这消耗的速度可不低。
以五间房子算,以前需要五个炉子总共十块钱,一个冬天下来用煤差不多要十块钱。
加起来要二十。
若是换成新炉子,只需要一个炉子四个暖气片就行,一共要十二左右,但煤钱省一半。
一共也不过是十七。
这只是第一年,后面几年下来,这省下的可是不少了
王主任只是大题估算,这里面还有人们对温度的需求,对环境的需求,明显暖气片比炉子更合适。
起码现在看来,街道办七八个科室,用这一个炉子加上几个暖气片就满足需要了,不用像往年那样挤在一起了。
王主任算完,便拿出一张单子,刷刷写完,“拿着去会计那结算”
杨小涛一愣,随手接过单子,看了眼上面的数字,10元
眼睛顿时笑起来。
“王姨,你看,要是家里需要的话,可以提前联系,我们上门服务”
王姨轻笑,“这就是你小子打的注意吧”
“嘿嘿”
“别嘿嘿了,赶紧忙去”
“得嘞,走了”
“对了,今晚我去找李叔喝酒”
说完,闪人
身后王姨一记白眼
半小时后,杨小涛离开街道办,身上多了十块钱。
身边周奎脸上喜滋滋的,手上拿着两张白纸,上面是地址。
这是刚下的单,明天就去给装上。
几人心里都是火热,刚才杨小涛跟他们说了,装一套他们能赚一块钱
三个人分,一天下来两户两块钱,他们一人将近一块啊
这一个月下来
三人都被算不出来的数字,震惊了
心里头,对杨小涛更加感激,敬畏。
而杨小涛也在算着成本,具体的用料没法细算,但仓库里的废料也没多少钱,一套炉子用下来也就两块左右,但创造的利润却是六块钱,这再去掉人工费用,一套可以净赚一两块钱。
哪怕在这个年代,这也是了不得的利润啊
甚至心狠一些,压榨人工费用,赚的更多。
杨小涛将其压在心里,让三个激动的家伙回到家里,他则是回家,准备好好算算。
走到胡同口,杨小涛想到什么,从空间里将收拾好的秋衣秋裤取出来,拎着回家。
回到四合院,刚进门就看到娄晓娥在家里跟冉秋叶说话,杨小涛点头就走进书房,娄晓娥见了起身离开。
冉秋叶送走娄晓娥,进到书房,就看到杨小涛在计算数字。
见冉秋叶进来,将今天的收入放在桌上,冉秋叶也是捂着嘴巴不可思议。
“一天,就赚了十块”
“纯利润也就三块多”
“那也不少了,我”
冉秋叶想说,她现在一个月也就二十啊,还不如杨小涛一个周挣得多
“这钱,不能这么算,还要分给王哥他们些”
杨小涛说着,将心里的分配方案说出来,让冉秋叶帮忙参考。
原本还想着搞计件工资,但这时代就是集体时代,真要这么搞,估计保卫科就请去喝水了
所以,除了周奎他们,其他参与的人,挣得钱平均分。
这样,其他人也没话说。
至于以后怎样,杨小涛心里也有打算,就是交给轧钢厂大批量生产,当然前提是这暖气炉真的受欢迎。
“那也很多了啊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杨小涛牵着冉秋叶的手,“这只是小打小闹,要知道,这知识就是财富啊”
冉秋叶默默点头,这话别人说或许要想想。
可从杨小涛嘴里说出,再加上杨村一号和轧钢机等等等等,这一切就是说服力。
“对了,给你买了身秋衣秋裤,天冷了注意身体”
杨小涛说着,指着床上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