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似乎已打定主意,要在唐寅身上做文章。
刘健道:“那也先把他的官职给下了,后面……再说吧。”
……
……
唐寅请辞,并被西北言官参劾的事,很快就在有心人的传播之下,闹得朝野上下人尽皆知。
甚至有人借助京师的邸报在传播这件事……
自从张周在京师办了报纸之后,本来由官府所发行的简易邸报,也开始进入到民间运作,大概是有人想从邸报上抢夺话语权,在朝中一些大事发生之后,那些制作简易只有一两句话的邸报就开始在京师流行。
而这次唐寅的事,正好是新旧两派人都关心的,也是舆论阵地正面相博的战场。
也是因为传统派系难得有机会扬名一次,来表明像唐寅这样的新贵不行,所以此消息也是被大肆传播。
本来民间议论朝事,并没什么不妥,毕竟也不涉及到对朝廷用人的影响,但消息的传播,也让有心人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而最先做出反应的人,正是陆完。
陆完本是在王琼之后,最有机会成为三边总制的人,但未曾想却突然杀出唐寅这个程咬金,最后让陆完的算盘落空。
难得又听说唐寅兵败后意志消沉,甚至因为这件事请辞要还乡。
陆完瞬间感觉到自己的春天已到来。
毕竟之前他头上有张周、王琼、王守仁这三座大山,而他虽在上听处中赢得声望,但怪就怪在上听处的差事是轮值的,不像内阁大臣是永久性的,这导致他在卸任上听处大臣的身份后,自己的地位也跟着一落千丈。
甚至连唐寅都爬到他头上,这就导致他上面四座大山,且一座比一座高。
现在唐寅倒楣,对他而言,机会就在眼前。
而他运作这件事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找到能影响到这件事的人……并不是找张周,因为他觉得这没戏,张周平常都不问事。
最好就是找个跟自己关系紧密,既能帮到自己,又需要自己帮助的人。
那个人就是与他有利益交换的刘瑾。
刘瑾正因太子的事而发愁,最近研武堂的差事放到一边,他随陆完亲率的京营兵马南下剿匪,但剿匪这件事本身就是扯皮……
盗匪在听说官军南下之后,已开始东躲西藏,行军半个月也没什么好的成果,却是这天在兵马驻扎于县城之外,陆完亲自到他营帐来寻,让他感觉到自己好像遇到机会。
“刘公公,不瞒你说,在下对西北的用兵之事,是多有研究的。”
陆完在酒桌上,也是直言不讳,“毕竟先前在下也准备了很长时间,本是想一展抱负的,陛下为何要用唐伯虎,到现在在下也没想明白。”
酒菜是本地知县派人送的,说是要犒劳三军,但是个人都知道这路人马目前也无须犒劳。
刘瑾笑道:“别说是陆大人你想不明白,咱家也没想明白。无论从哪点比,您陆大人都比那唐寅强,怎会让他去?再说了,官职上,他也不如你啊。”
陆完点头道:“官职高低倒是其次,但在西北有所作为,一直是我为官以来的心愿。如今听说他在出兵遇挫之后,对军民事务有所懈怠,我也是痛心疾首。”
刘瑾道:“那陆大人,不知咱家有何能帮到你的地方?”
刘瑾也是个敞亮人。
你陆完是要我相助是吧?我怎么帮你?还有,你也该说说能给我什么好处吧?
可以一样一样来说。
陆完征询道:“刘公公最近可有觉得,南下这批人中,有很多是能堪当大用的?”
“你是说……”刘瑾皱眉。
陆完道:“若是陛下有征调,我想第一时间毛遂自荐,跟陛下痛陈西北军务眼下布局的利弊,希望……能得到陛下的器重。”
刘瑾微微皱眉。
他也在想,要是你真觉得毛遂自荐有用,那你还来找我干嘛?难道让我在你毛遂自荐的上表中,给你再美言几句?
陆完道:“在下也希望,刘公公能跟蔡国公之间……有一些沟通。”
刘瑾瞬间似乎就明白了。
原来自己只是被陆完当作桥梁了。
“唉!”刘瑾叹道,“陆大人,你也是在为难咱家啊。蔡国公为人低调,很少与朝中人相见,任何人去请托都无用,咱家更只是个中官,无法帮你去推荐。你为何不亲自去信,跟蔡国公谈及此事呢?”
陆完低下头望着杯中之物,道:“在下也想这么做,但又觉得太过于功利。”
刘瑾心说,你不功利,你来找我?
“三边军务,到底事关重大,蔡国公一直不想主动出面举荐,但要是唐寅半途被拿下此职位,陛下要选人,或还非听蔡国公不可。”陆完道,“但要是被陛下知晓,我曾暗中去信给蔡国公,只怕……”
刘瑾笑道:“明白了,看来陆大人你很谨慎啊。”
心里却在想,你不想明着跟张周有书信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