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结束,而皇帝则带着志得意满往乾清宫方向去。
让内臣跟外臣之间接近,本身就是犯忌讳的事情,居然还让我去协同他萧敬自然还是有些憋屈的。
然后李玗知道兄长闭门不出,也特地过来宽慰。
朱祐樘还刻意等了谢迁一会,见谢迁的确无意再出来扫兴,这才板着脸道“既如此,那此事便先定下来,以王卿家现官职,兼右都御史,调往延绥,即日便动身。”
“去跟牟斌说一声。”朱祐樘又道,“将锦衣卫闲置的人手,还有一些寄禄官,一并都调去永平府,以矿山和将要修造的港口、船厂为依托,能调多少人去就调多少人。以后凡是秉宽要在永平府做什么事,一概都由锦衣卫协同。”
“看过了。”张周道。
放榜之前,填榜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张周作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就算这两天他已经出了考场,但开弥封之后的名次他也仍旧会去考察一下。
“此番西北用兵,并不会调拨更多的钱粮,各边镇仍旧需要自给自足。”朱祐樘补充道,“先前朕已批准了于永平府修造船厂和港口之事,关乎到南京等处钱粮北调之事。诸位卿家也不必议论了,此事也算是利国利民。”
点张周的名字,朕知道你什么意思。
刘健道“陛下,户部如今正涉及到秋粮入库之事,此时将左侍郎调出,会令公廨内事务懈怠。不妨再委派一人,为户部左侍郎。”
吏部尚书马文升道“陛下,永平府涉及到地方通番等事,如今尚未查明落实,若于此时轻言于永平府开矿等事,难免会被人认为是朝廷裹挟于地方,于朝廷声名有损。”
如果王琼在西北尽职尽责,哪怕不用立太大的功劳,只要让鞑靼人不再犯境,或是在一些局部的战事上有小胜,那王琼两三年之后回朝当个尚书,基本上是地铁板钉钉的事。
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居然去协同大明的兵部尚书做事
一切事情都该有个了结了。
按照大明选官的规则,生员出仕也不是不可,但也要经过吏部的考选,就好像文徵明这种,最后还是靠这条途径来选官,当然在出任的官缺上,比之举人出身的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也是因为,皇帝说了,不用朝廷出银子。
这件事上,皇帝也没有瞒着司礼监这几人,只是不允许对朝中大臣公开罢了。
但其实题目并不是张周出的,而主要是杨廷和所出,而杨廷和的题目出得很规正,就因为题目太工整,属于那种人人都能说两句,但很难发挥出高水平的那种,然后李兆先就不出意外考砸了。
“兄长不必难过,父亲曾提过,此番大比,无论兄长是否考中,都会考虑给你谋个一官半职。兄长毕竟也是监生。”
“父亲的意思,想给你荫一个中书舍人,以后你也可以光宗耀祖。”
李兆先听到这里,一甩袖道“如果只是靠祖荫来当官,我宁可不做。男人,还是要有志气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