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浊难分(2 / 4)

么说也是进士出身,在朝官眼中还是讲求礼义廉耻的。

再说了取得这么大的功劳,耳朵都用石灰防腐,给带回来了。

若都到这地步了,王守仁和王琼还要去虚报战功的话,那简直就,不可理喻。

朱祐樘见大臣一个个既不向他表达恭喜,也没人出来质疑战果的准确性,心中也略显得意。

朕就是喜欢看到你们看不惯秉宽,却又拿他没办法的熊样。

过程

朕只看结果。

“马卿家,你怎么看”朱祐樘也不先去评价,而直接问马文升的意见。

马文升走出来道“莱国公与新建伯居功至伟,莱国公人在应天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足以执领兵部公务,老臣请辞,并推举莱国公接替老臣。”

他的话,可说是直截了当。

在场大臣之前没有因王守仁上奏的功劳而震惊,却被马文升这番话给镇住了。

你马文升跑得挺快啊。

看风头不对,自己就想撂挑子,让我们这群人去跟张秉宽周旋

“乞老归田什么的,朕不想理会,朝廷用人也不是只看重能力”朱祐樘在这种时候,反而客气起来。

大臣也在琢磨。

不看能力看什么难道陛下您还有论资排辈,让张秉宽继续熬下去的意思不对劲啊

“也要看他是否能与臣僚和睦相处,是否有执领部堂之意愿,如果他只能出谋划策,并不能去前线带兵,也未必需要做一部的尚书,哪怕只是偶尔于朝堂上进言,让臣僚知晓他的主张便可”

让朕的秉宽当兵部尚书

朕是那么操之过急的人吗

再说了,朕的追求明显不是让秉宽当个兵部尚书,既然他能当兵部尚书,为啥不能入阁当阁老,参与军机大事的谋划

而且朕给他的上听处行走的权限,是可以充当朕贴身顾问的,这可比兵部尚书来得直接。

当然。

兵部尚书这职位还是要给他的,但朕还是要跟你们客气客气。

马文升举起笏板道“老臣羞愧难当,将来实在无面目留在朝堂,还请陛下成全老臣,让老臣得以安享天年。”

明面上,我马文升为了让陛下惩戒张秉宽,甚至不惜跟陛下您打赌。

现在打赌输了,自动离开兵部尚书的位子,交给张秉宽,也算是愿赌服输。

“不必再提了。”朱祐樘回绝得倒也干脆,“此番你也不必提请了,朕不允”

不同意让马文升致仕。

这就让人看不懂了。

陛下您有直接的机会,让张周回京城接替马文升,您居然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就在众大臣疑惑皇帝此举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朱祐樘突然目光转向倪岳道“吏部倪卿家到任京师之后,两次以眼疾和年迈多病为由,跟朕提请回乡,朕准以其所请,赐奴仆四人,另赐车驾等。再给田十垧。”

“啊”

大臣一片哗然。

马文升主动请辞,皇帝不准。

倪岳好端端在旁边站着,俨然一个旁观者,居然就这么被打发回乡了

这套路有点深啊。

“老臣谢陛下隆恩。”倪岳也没想到,马文升跟张周相斗,自己成了牺牲品。

不过他也早就习惯了,谁让当初他被发配去南京当尚书的时候,就看出皇帝不待见自己呢

朱祐樘道“接替倪卿家的人选,这两日廷推上便做出结论。至于新建伯的安置,朕有个想法,让他继续为大同巡抚,协助修筑猫儿庄城池,待秉宽回京之后再进一步商议。”

果然。

皇帝还是迫不及待提出把张周调回京城的事。

王守仁立下奇功,却好像并不太受皇帝重视一般,只是安排他当大同巡抚照理说以王守仁的功勋,当个宣大总制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刘健走出来道“陛下,以新建伯之功勋,由他兼宣大军务,可保一地太平。”

皇帝没提,我刘健替陛下您提了。

或者说就是要卖人情给王守仁。

不图让王守仁当什么新建侯、什么国公的,就让他当宣大总制,等于是给王守仁一个信号,你仍旧是文臣,还是我们传统文官所推崇的,你好好干以后将来出将入相说得就是你没错,我们都站在你这边。

还没等皇帝回答,一直作为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却迟迟没发声的王华走出来道“陛下,犬子才能浅薄,还请陛下将他调回京师,给他继续历练的机会。”

朱祐樘笑道“其实朕也有此意。话说研武堂到今年以来,一直都未能顺利开课,主要是能调动的人,先前都被调去了辽东加上先前定朝鲜内乱,以及平辽北之功,朕对于秉宽、唐寅、新建伯等人,也一直未能加以封赏,是朕的疏忽啊。”

还没封赏

唐寅也是初出茅庐,却得了个什么渤海巡抚的,负责造船和靖海,现在还南下应天府筹集造船钱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