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要被挖空了
特伟的动画作品坚持走民族化道路,热衷于对中国传统民间神话故事进行创作和改编。
所以他不能理解,杨叶为什么想要改编一个西方的故事,尽管这是一个举世皆知的经典作品。
杨叶解释道“香港和内地不一样,我们的电影公司都是私营的,自负盈亏,没有国家财政给我们兜底。
所以我们在制作一个作品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它的商业价值,不能随着自己的喜好来。
美影厂在制作一部动画片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它的艺术价值,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不可取的。
比如美影厂制作了大量的动画短片,完全不会考虑电影的时长,如何盈利。
但我们需要制作能够上院线的动画长片,因为我们要靠电影票房回收成本。
而且,香港的市场太小,根本就支撑不了动作电影的制作,想要盈利,必须向海外开拓。
这是我们的动画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个作品,所以我倾向于选择全球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
剥去其轻松的喜剧元素,脱去其音乐剧的热闹外衣,它的内核是一个古老而严肃的主线故事。
所以杨叶决定选择一个比较严肃的作品。
其实杨叶在选择题材的时候,是大费了一番思量的。
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正常来说,杨叶最应该选择符合他本人的特色,又在世界范围内大获成功的作品。
其实动画片的领域很大,我们大可以放眼世界,到处去汲取养料,而不是局限于中国一地。”
很多孩子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看哭。
迪士尼去全球寻找灵感,制作出无数经典,无论商业上还是艺术上都大获成功。
因为杨叶在迁就特伟和美影厂的人才,他们是刚从内地过来的,从观念上,他们很难接受那种毫无底线的无厘头搞笑。
中国动画片翻来覆去就是西游封神白蛇传,各种民间传说,没完没了的薅。
1994年上映的狮子王可以说是迪士尼史上最严肃的作品。
至于功夫熊猫,薅肯定是要薅的,等这帮人先适应了香港的环境再说。
1989至1999的十年,是迪士尼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迪士尼不仅走出了之前的票房阴霾,更重要的是复兴了迪士尼本人对动画长片的理解
无论如何,狮子王是动画电影史上的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理念和风格上也更适合这帮刚刚从美影厂出来的人。
那就是功夫熊猫。
动画电影不仅仅是拍给小孩子看的作品,而应当同样适合成年人欣赏。
杨叶的最后一句话,算是给未来的青鸟动画定了个调。
当时的评论也指出这部电影过于残酷而不适合小朋友观看。
而且杨叶的剧本确实很好,每个角色都非常鲜活。
当然了,杨叶的意思是老是薅中国的没意思,老子要薅遍全世界
杨叶的话很真诚,特伟听后表示了理解。
既然决定了,那就开始干。
第一步是组建团队,导演自然是特伟亲自担任。
然后以美影厂的青年才俊为骨干,开始招募画师。
画师嘛,香港的漫画行业的人才都可以担任,另外还可以招募美术毕业生。
主打一个字挖。
从“玉郎国际”那里挖
然后把故事大纲画出来,做一个简易的故事绘画板,让所有画师们深度了解这个故事
然后分工,每个画师负责一部分角色和场景,开始制作。
手绘动画没什么捷径可言,就一个字熬
一帧一帧,日复一日,不厌其烦的绘制,整个周期要持续好几年的时间。
为了贴近真实,杨叶让他们去非洲大草原,去乞力马扎罗山实地考察,体验生活。
还安排他们去动物园看斑马,看长颈鹿,以使他们画出来的动物神形兼备。
杨叶说道“如有必要的话,我们甚至请几头真狮子到工作室来,以方便大家观察。”
杨叶的魄力让特伟等人大受感染,一个个都充满了干劲。
他们来到香港,原本就想着大展身手的,老板又如此支持,那自然就
放手一搏
黄玉郎准备放手一搏
只要玉郎国际能够成功上市,那他就鱼跃龙门,一飞冲天,正式跻身香港的资本圈了。
没想到却出现了大麻烦,这节骨眼上,公司的员工忽然不断离职。
黄玉郎一打听,居然是上官小宝干的。
香港的漫画圈子就这么大,除了他的“玉林军”,就是“上官家族”了。
双方对彼此的底细都是门清,上官小宝挖起人来,那叫一个狠,全踏马逮着关键人才挖。
如今港片如火如荼,谁都眼红,黄玉郎有钱之后,也开了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