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我只求一夕(2 / 3)

了她的要求,吻上了她的双唇

一宿没睡

杨叶问道“几点了”

张敏怡看了时间,说道“呀,五点了。”

“还来吗”

张敏怡连忙摇头,表情又是满足又是害怕。

“我帮你做早餐吧,你待会还要回家拿行李。”

杨叶摇摇头,说道“不用忙了,在飞机上凑合吃下就行啦。”

“那再聊会儿天”

“好啊,反正还早。”

杨叶坐起来,把张敏怡搂在怀里,问道“你们那个十大中文歌曲颁奖,除了评选出十大歌手,还有别的奖项吗”

张敏怡摇摇头“就是选出今年最有代表性的十首歌,颁奖鼓励啊”

杨叶道“那样太单调了,其实我有点想法,你要不要听。”

“当然要听啊,你的想法肯定很厉害。”

张敏怡是香港娱乐圈背后的人物,影响力非常大。

因为她一手掌控着“十大中文金曲”和“香港电影金像奖”这两个代表着港乐和港片的两大颁奖盛事,长达二十年。

在许多穿越里,都提到金像奖是电影双周刊的主编舒其举办的。

然而电影双周刊只是一份发行量几千份的小杂志,舒其也只是个小小主编,他有什么资格举办“金像奖”

就算他举办了,谁又会买他的帐香港那些影坛大佬认识他是谁

事实上,舒其的确是金像奖的发起人,但电影双周刊只是协办单位,真正的主办单位是“香港电台”。

在五台山这个地方,其他四台都是私人公司,只有“香港电台”是港府公办的,香港电台是其他四台的爹。

香港电台制作的“教育节目”,三家电视台必须无条件播放,佳视就被香港电台的“教育节目”虐得死去活来。

除了制作教育节目,香港电台也制作电视剧,系列剧集等,制作完了就拿到电视台去播,没有哪个台敢不播。

前文曾经提到过,长盛不衰的系列剧狮子山下就是香港电台制作的。还有香港第一部彩色电视剧烟雨濛濛也是香港电台制作的。

也正是因为有“香港电台”的出面,香港娱乐圈的大佬们才会认同金像奖。

事实上,像金像奖这样的大型赛事,没有政府背书,怎么可能办得起来

在原时空,张敏怡从80年升任香港电台台长,金像奖就是在她的手里诞生的。

现在,张敏怡提前两年升任台长,这导致“十大中文金曲”也在她手里诞生了。

这影响力自然就更上一层楼了。

在原时空,张敏怡逐步升到广播处处长的职位,左手“十大金曲”,右手“金像奖”,两大神器都握在她的手中,香港那些大牌明星全都是要给她几分面子,梅艳芳这些都和她姐妹相称。

说白了,谁也不敢得罪她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叶才会费了这么大的劲,不惜卖肉,也要把张敏怡搞到手。

杨叶道“我觉得光是选十首歌,太单调了。而且流行歌曲这块,词曲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歌手,但他们却缺少曝光,好处都让歌手一个人捞了。所以,要颁奖的话,更应该给词曲作者颁奖。”

杨叶的话让张敏怡茅塞顿开,她欣然道“你有具体的方案吗”

杨叶道“其实很简单,除了评选年度十大金曲之外,还要颁发一些单人奖项。包括最佳作曲人、最佳填词人、最佳编曲人、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最佳歌唱组合乐队”

杨叶将后世台湾金曲奖的那一套直接拿来用,说的头头是道,张敏怡听了连连点头。

杨叶道“其实我觉得十大金曲有点笼统,过于分猪肉。最好是能像金马奖那些,评一个最佳电影,然后再评几个优秀电影。”

张敏怡道“你的意思是,评一首最佳金曲,然后剩下的九首就是优秀歌曲”

杨叶道“没错,不过我建议再细分一下,鉴于现在香港乐坛粤语歌和国语歌并存,最好是分为最佳粤语金曲和最佳国语金曲。”

杨叶这完全是在为港乐的未来考虑,香港毕竟是弹丸之地,巅峰时期,粤语歌能靠着港片传播。

但后来港片不行了,粤语歌也就瞬间暴毙了。

额,也不能说暴毙,而是影响力减弱,只能局限于粤语区这一小片地方了。

因为在整个大中华区,说国语的毕竟还是绝大多数,港乐想要不昙花一现,就不能放弃国语歌。

杨叶道“还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评最佳金曲的时候,翻唱歌曲绝对不能入选。”

张敏怡道“这又是为什么”

杨叶道“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原创,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造成垄断。”

“先说原创,港乐想要繁荣,离不开本土音乐人的努力,如果仅仅靠着翻唱欧美日本等地的流行歌曲,那只是虚假的繁荣,终归是要昙花一现的。”

“再说垄断,比如一个歌手火了,他就会拥有超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