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新产业
张迎凤给小姑子吴琼采买嫁妆用的绫罗绸缎,用的居然是自己的嫁妆银子!
海棠吃了一惊,这事儿她可真是没想到。张迎凤的嫁妆银子也没多少吧承恩伯府吴家账上多少还有些钱的,哪里就需要她动用嫁妆体己的地步了
海棠忙问海礁:“哥哥确定,张迎凤买衣料用的是自己的嫁妆银子吗”
海礁眨了眨眼:“这是吴珂亲口说的,又怎会有假”
虽然吴珂将家中中馈尽数托付给了新婚妻子张迎凤,但在娶妻之前,他堂妹吴琼长住宫中,他独力支撑家计,顶多是求周家亲戚帮衬着庶务,自己不可能做甩手掌柜的。而吴家老宅要重建,吴珂也要筹备自己的婚礼,以及准备堂妹吴琼的嫁妆,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自个儿账上有多少钱
等到金嘉树牵线搭桥,把吉园引见给康王,康王入股吉园的同时,又分了表兄吴珂一份干股,吴珂就更要亲自过问家中账目,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少收入了。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兜里有多少银子,又欠了多少债。就算他不去过问新婚妻子带了多少嫁妆银子进门,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家新采买回来的大批绸缎衣料,用的到底是谁的银子。
更何况,吉园还有吴家的股份,自家股东在自家铺子里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给了多少优惠,吉园是一定会跟承恩伯府算清楚的,否则如何跟自家背后最大的靠山康王府交代
而且,吴珂刚刚办完一场盛大的婚礼,为了撑起先帝元后母族的排场,他了不少钱,为此即使从吉园得了分红,也没顾上偿还外债。他本来没想过要再钱去买新料子,给堂妹做陪嫁的。他当然希望堂妹吴琼的嫁妆越丰厚越好,可先前既然已经准备好了,又何必再添新的反正康王府已经为即将进门的王妃买了许多料子,他根本不担心堂妹做了康王妃后会缺了做衣裳的料子,又怎会多此一举呢
吴珂是真的没想到,新婚妻子会为了堂妹的嫁妆,拿出自己的嫁妆银子来的。他看过张家送来的嫁妆单,知道张迎凤陪嫁的压箱银不多,可她还是愿意为自己分忧,将体己钱拿出来帮助堂妹。吴珂心里感动极了。
他跟表弟康王、好友海礁都说过这件事,只有金嘉树因为最近闭门读书,除了婚礼那天来喝过喜酒,就没再出过门,所以不知道。他还问过妻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张迎凤当时回答他:“我既然嫁给了伯爷,夫妻一体,我的银子,便是伯爷的银子了。如今家里银钱不凑手,可琼妹的嫁妆又不能太过简薄,以免损及吴家后族威名,我少不得要想想办法,保全琼妹的体面。那吉园布庄的料子都是极好的江南上等货,换作平时,再不能有这般优惠的价格,我银子去买,一来是替琼妹添置了嫁妆,二来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吉园得了利,我们家分得的红利自然也更丰厚些,如此皆大欢喜。伯爷也不必担心我会吃了亏。我又没什么银子的地方,一应衣食住行,伯府自有供给。就算是我一时将手里那几个嫁妆银子先拿出来,给公中使了,日后家中银钱充足时,难道伯爷还会不还给我不成”
吴珂在友人面前说起此事时,又一次被贤妻感动了。他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欠下妻子的钱不还的,只要日后手头宽裕了,就一定会把妻子的账给平了,而且还要加倍偿还,才能对得起贤妻的深明大义、宽仁友爱!
海礁苦笑着对小妹说:“我当时就觉得他有点上头了,但人家夫妻互敬互爱,我一个外人又能说些什么呢康王也点头夸赞,我也只好跟着附和了。”
不过,海礁还是留了个心眼的。他心里很清楚,张迎凤可不是什么心甘情愿与丈夫同甘共苦的贤惠人。上辈子金家二房坏事之后,她明明没有娘家支持,连寡母都已因病去世了,却还是成功说服了金梧,主动给她写了和离书,让她得以带着孩子脱离金家二房。哪怕回到张家后,她无依无靠,不可能过什么好日子,也比金家二房全家死于非命要强得多了。
这般精明又懂得自保的张迎凤,又怎么可能会刚成婚就愿意自掏腰包,为小姑子攒嫁妆呢
只是,目前他还看不出,张迎凤心里有什么谋算,只是略有猜测。
他告诉海棠:“康王此前就跟我和小金、吴珂提过一件事儿,只是罗家刚投入他门下,吉园又刚刚开始扩大经营,将买卖铺开得更大些,都腾不出手来忙活,因此事情暂时还未有定论。但康王已经拿定了主意,是一定要做的。吴珂已经承诺了会竭力支持,小金则说要等娶了媳妇后,再跟你商议。我心里还拿不准,需要的本钱不低,我要是真的拿钱出来,万一亏了就麻烦了,可要我错过这个机会,我又有些舍不得……”
海棠打断了他的话:“康王提议的是什么事”
海礁顿了一顿:“就是早前咱们讨论过的,把西北边军那几个作坊出产的紧俏货运到京城来贩卖的事儿……”
海棠立时就明白了:“葡萄酒和玻璃器吗我们当时还想过,生意是好生意,家里也拿得出本钱,但海家门第太低了,就怕保不住这桩买卖,因此最好是跟周家商量,若能与周家合伙就最好了。”可周家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