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婚书(捉(3 / 4)

华枝春 怀愫 7663 字 9个月前

在拨弄着念珠,但她像是找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竟笑起来“起来罢,大家坐着等。”

“鼓乐呢奏起来。”

端阳大节,万松书院中的本地学子都回家过节去了,留下的都是家在外地的学生。

膳堂今日裹了两种粽子,每个学生一人发两只。

徐年提溜着粽子道“这哪够吃,咱们还不如普济堂的孤老,听说余知府给每个孤老发四只粽子,三十文钱呢”

楚六没回家去,但他家里早早就送了精美的粽子食盒来。

还给楚六的学舍门口挂上了菖蒲艾草,给学舍窗户贴上红纸剪的吉祥葫芦,臊得楚六满面通红,气急败坏将下人们赶走。

吃的他留下了,掀开食盒,往徐年身前一推“徐兄,吃罢。”

一只只裹得指长,除了蜜枣红豆的,荤的也有好几种。楚六脾胃弱些,粘米之物吃上两只足够了,还不是学里发的那种大粽,得是家里包的小粽。

徐年乐了“这个放久了容易坏,我来替你吃,吃完替你改经义。”

两人分食着粽子,看见沈聿闭目背书,徐年剥着粽子叶,舌头刮着粽叶上粘着的米粒问“他看到哪一篇了”

沈聿要考明法科,要背的典籍极多,他连大节也只歇半日。

楚六也剥食一只,他用筷子叉着蜜枣粽,先把甜枣咬了,答徐年道“这几日在背断狱,后两日看名例。”

沈聿不藏私,计划日程表就在墙上贴着呢,不论是谁进来瞧一眼就知道他学到哪儿了。

徐年“啧啧”两声,一口一只肉粽子。

宋直学突然出现在门边,叫沈聿的名字“你随我来一下。”

端阳是大节,书院从上到下都放假,要不然膳堂也不会给学生们发冷粽子,怎么这会儿宋直学来了

沈聿掸掸衣袍,走到门边,冲宋直学施一礼“宋直学,找学生有何事”

他刚走到门边,就见学舍边的松林内站着几个华服男子,为首的那个瞧着年纪已经不轻了,但白面无须,颇有些古怪。

宋直学道“那位大人,要问你话。”宋直学脸上神色似是有话要说,但被那几人看着,他不好张口,只叮嘱沈聿,“问你什么,你可千万仔细答话。”

沈聿径直走过去,对为首那人颔首施礼“这位大人,所来何事”

那人脸上神色倨傲,上下打量沈聿几眼“你就是沈聿”

他一开口,沈聿大概确认了这人的身份,心中虽奇,依旧温言答话“正是在下。”

“你与容家姑娘可有婚约”

沈聿面上神色不变,心里却已经转过数念,他稍缓一缓“不知大人为何有此一问”

那人脸上不耐烦起来,眉头一皱,骄横顿生“是我家主人要问,是也不是”

能让内监称呼主人,又特意来问婚事

沈聿抬眉,一口应下“是。”

“当真”

“当真。”沈聿面色和煦,对这内监愈加客气有加,“容世叔点头,韩山长保媒。”

他不知道为何会有个内监来问话,也不知朝华如今何在,心中焦急。

但脸上作出刚想起来的样子,对那个太监道“对了,大人若是不信,我那里有山长写就的婚书一张。”

是他请韩山长保婚之后,韩山长写的。

本想等到省闱之后奉去容家,没想到这会儿能派上用场。

那个太监取了婚书就要走,沈聿当然不肯答应“这是婚书,岂能这样交给大人带走。”

太监想了想“成罢,你跟了我去,不上船就成。”

舫上道音又奏过一轮,朝华颈间汗意涔涔。

要是沈聿实话实说,言明他们只是彼此有意,还未真的议婚又该怎么办好

容老夫人与楚氏都如坐针毡,要是被公主戳穿谎言,以公主的性子,朝华

面前玻璃盏内盛着的冰酥微微化开,令舒永秀俱都紧绷着心神,不知这泼天祸事会不会落在自家。

就在此时,那个内监回来了。

“如何”昭阳公主问。

“确是已有婚约,还有婚书一张。”说着内监呈上婚书,“是韩山平写的。”韩山平便是万松书院的山长,许多南省出身的官员都曾他的学生。

容老太太不敢松懈,笑道“沈家儿郎是韩山长的得意门生,他专请了韩山长为他保大媒。”

这一句也是说明为何沈聿清贫,容家还肯点头结亲。

容家书香世宦,书香在前。

所有人都想,这回总无归可指谪了。

谁料昭阳公主目光在婚书上一转,又定在朝华身上“他要是死了,你不就没有婚约了”

舱中杯盏碎裂,没人想到她身着道袍,竟能说出这种话来。

朝华骤然抬头,眼中终于流露出惊惶神色。

谁知昭阳公主又道“可惜啊,他就算现在死了,你也配不上我儿了。”

说完,她竟站起身来,扔下众人,转身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