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1(2 / 3)

碧曦[快穿] 柳亦瑜 5135 字 9个月前

罪,卫青即便不知道,也要担一个御下不严之罪,届时定然要被连坐。

不知内情的人可不会管你卫青知不知道,有没有命令张次公斩杀平民妇孺,他们只知道,张次公他们是在卫青治下,他们做的一切事情,卫青都有责任管束。

屠戮这么多平民之事,在汉室立朝以来,几乎是骇人听闻。即便那些是匈奴人,但他们都不曾上过战场,是妇孺啊。

他们即便攻击过汉军,降服他们也就罢了,如何就要斩尽杀绝,不留一丝余地

张次公也在一旁叫嚷,“李将军,但凡你遇见这些拿着刀冲过来的妇孺,你难道也是引颈就戮吗”

“你不能降服他们吗何至于一定要杀了他们”

李广气得青筋都爆了起来,“匈奴人残杀掳掠我们的妇人孩子,我们也杀回去,那我们跟那些灭绝人性的匈奴人又有何异”

“无论如何,该如何处置末将跟张校尉,自有陛下做主”卫青沉声朝李广拱手,“如今正是战时,末将手下的士卒多有伤病,还有后事料理。末将跟张校尉的处置,陛下圣断。李将军若有话要说,不妨上书陛下,末将等先告辞了。”

李广铁青着脸看着卫青领着一众人扬长而去,脸色难看得可怕,转身上马,领着自己的人便掉头离开。

他接下来就要从雁门出击,届时有了战功,看这些靠杀老弱妇孺的小儿,拿什么脸面来硬气。

比李广面色好看不到哪里去的卫青在安顿好伤员内务后,将张次公唤到自己的屋子,拎着张次公的衣服领子就欺身上去,劈头怒吼,“谁让你们这么做的张次公,你这是要造反”

汉室立朝七十三年,从来没有取得过千人以上的战争,赢过匈奴的战绩,可是更没有屠戮平民的先例。

即便那是匈奴的平民,也不是上了战场的士卒。即便这些老弱妇孺真得举起了刀,伤了汉军,那又怎么样

卫青心中的怒气几乎要冲破天际,“你知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后果朝中那些文臣的嘴皮子能把你们说死你们家翁主开了泾渭学宫,里面有些什么人你不知道吗全天下有多少人说仁义,他们光是用嘴,用笔就能把你拍死”

华夏传承仁义之道久矣,儒家之所以在春秋战国能够成为一时显学,契合了华夏之传统,就是人们能够接受的根源所在。

何谓仁义,仁义礼知,人道具矣,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

没有仁义之人,不能称之为人。

尽管早在春秋时候,就有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是此时国家民族,姓氏都并未那么清楚明白,诸侯国的人随时可以去汉室朝廷为官,而被天子推崇的董仲舒还能去诸侯国为国相。

这就是说,华夏大多数人的仁义,是包括所有人,包括匈奴人的。

中原数不清的儒生文人会说,你们毫无仁义之心,不愧为武夫。今日能够向匈奴妇孺举起屠刀,明日是否就要向着汉室子民

这群满脑子礼义廉耻的书生,从未上过战场的平民百姓,在没有见识到匈奴的全民为兵之前,只会相信他们自己看见的,只会秉持他们的仁义之道。

你指望一个自小被灌输这些仁义的人,去支持理解屠戮妇孺,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来得干脆。

他们可以一头撞死在承明殿,也要将张次公,将张次公的主将卫青斩杀。

古往今来,被文官的一张嘴,被书生的一支笔害死的人,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不少。

最令人担忧的是,陛下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

陛下究竟是会力排众议,赞同他们的做法,还是顺水推舟,将他们治罪

想到这里,卫青红着眼睛问张次公,“你这么做,是得了皇后的吩咐”

张次公讨好地笑笑,“将军,将军,先把末将放下来。末将都这么大人了,这样多不好看啊。”

卫青也知道现在冲着张次公发脾气,哪怕是杀了他也无济于事。

事情已经做下,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张次公拖下了水,必然要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局,方能有后话,故而松开了张次公的衣领,“把事情说清楚。”

张次公的脑子虽然不太好用,但是有一条犹为出众的优点就是识时务,当下便舔着脸憨笑,“将军,末将这也是为了自保啊。总不能蛮子来杀俺们了,俺们还不还手。”

卫青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首,冷冷地看着他,“如果只有几个妇孺被杀,此事我还信你一信。可如今,我长了眼睛,你杀了有上千的老弱妇孺,还特意把头颅割了回来。你还这般说,当我是傻的不成”

“难怪殿下说,如果将军问起,便让我照直说”张次公噎了一下,便毫无芥蒂地继续道,“殿下在我来之前曾经有言,若是遇上了匈奴平民,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

卫青双目圆瞪,有一丝寒意从后背直接升到头顶,在这点着炭盆的屋子里,竟然比外面的寒冬还要觉得冷。

汉室的这位新皇后,杀伐决断到让人畏惧的地步,又不能说她此举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