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程馆长的惊喜(1 / 2)

最强退伍兵 和光万物 2995 字 10个月前

“你们是不是感觉才3毫米的误差,很小,无所谓

上学的时候学没学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张梁板着脸训道。

“家具虽然不是航天科技,也不要求那么精密,可是误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之内

你们可以想想,家里有些凳子,椅子,坐上一段时间,快开始框,来回摇晃

这就是因为在制作的时候,没有严格控制误差,榫和卯之间的空隙比较大,刚开始还好,虽然时间推移,木材本身的水分不断流失,榫卯之间的空隙会慢慢变大,椅子自然也就会出现摇晃。

以致影响使用寿命。”

“小叔,咱们这些木材不是已经都经过干燥处理了怎么还会有水分流失”小山举手提问。

“经过干燥处理的木料,只能说含水量比较低,但是不能说不含水。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也是水分不断蒸发流失的一个过程

咱们家具的最后一道工序,生漆或者烫蜡,其实都是为了锁住木材本身的水分,减少水分流失。”对于愿意问问题,张梁从来都不会嫌烦,耐心的给徒弟们讲解。

“控制在1毫米之内,感觉好难啊”

“难你去拿赵智勇、刘书友他们做的家具构件过来,对着图纸量一下,看他们的误差是多少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要熟练掌握木匠工具的使用

木匠工具各有各的作用。

像现在这种情况,锯完差3毫米,再下锯,又容易超

就应该换成刨子

用刨子一点一点的刨去多余的部分,这样就不会超量。”张梁一边说着,一边给他们演示。

教了一上午的徒弟,中午吃过中午饭,张梁交代他们下午自己练习。

他要去机场接人。

程馆长比想象的还要着急,昨天刚通知他,今天就坐飞机,杀了过来。

奉天到鸢都的飞机,下午两点半到鸢都。

张梁提前半个小时出发正好。

从家具厂到机场也就是二十多分钟的路程。

飞机这种交通工具,从来只有晚点,没有提前的。

果然,张梁在机场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听到广播,程馆长乘坐的飞机开始降落。

“首长好”

张梁给程馆长敬礼。

“你好,小张同志”程馆长给张梁回了个军礼。

“小张,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国防报的刘记者,正好在咱们战区采风,听说了你的事迹,就跟着我一块过来了”程馆长给张梁介绍身边的女人。

刘记者给张梁的第一感觉就是个子很高,当记者有些委屈这身高了,完全可以去当模特。

因为程馆长和刘记者,以及随行人员全都是便装,程馆长不介绍,还真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你好,刘记者,欢迎刘记者来鸢都做客”张梁向刘记者敬礼。

“你好老兵同志我对你可是久仰大名了”刘记者给张梁回了个军礼,才娇声笑道。

“我哪有什么大名,就是一名普通的退伍老兵”张梁谦虚着。

“你们一会有的是时间聊,咱们还是先到小张同志的家具厂吧”程馆长急着看到木雕板画,出声催促道。

“是”

张梁带着程馆长和随行人员以及他的警卫,刘记者来到停车场。

“好”

程馆长站在木雕板画前面,很久没有说话,也没有挪动地方,许久之后,才喊出一声好。

“张梁同志,没想到你的艺术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个地步了不起真是太了不起了让你退伍是军队的一大损失啊”程馆长紧紧握住张梁的手。

“首长,您过奖了退伍了我也是一个兵祖国需要,一声招呼,我随时准备着”

“好好样的”程馆长使劲拍拍张梁的肩膀。

“啊怎么会这样我怎么感觉好像是在看电影”这时刘记者才发出一声惊呼。

“哈哈哈小刘,我告诉你,这次你可是来着了你见证了一副宗师级的作品诞生”程馆长开心的大笑着。

“宗师级的作品”

“小刘你应该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看景不如听景。

为什么因为听景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而宗师级的作品,就有这个功能,通过一物一景,让你不自觉的在脑海里产生想象,根据你观看作品是的心情,产生不同的联想

这就和听景一样,每个人在脑海里形成的景观都不一样”跟随程馆长来的一位老人,开口替程馆长解释道。

这位老人是军事博物馆的专家吴教授,虽然退休了,可是依然坚守在军事博物馆里,做着义务劳动。

张梁给程馆长发照片的时候,吴教授正好在旁边,看了张梁雕刻的木雕板画,非要跟着过来,先睹为快。

“哦这么说,其实刚才我感觉像看电影一样,出现的场景,都是我想象出来的”

“对我看到这幅木雕,脑子里出现的一个共产党员,对着党旗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