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着一些什么。
然而京都出乎他意料的平静,据抱月楼非常辛苦获知的情报,贺大学士府中那位范无救,曾经的二皇子谋士在一次突袭中受伤,自此不知所踪,而贺宗纬却没有受到此事的牵连。范闲在略感失望之余,也终于明白胡大学士这头老狐狸不是这么好利用的。
更令范闲感到挫败的是,江南终于传来了消息,不好的消息。
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总是那样的慢,慢到令人愤怒,腊月里范闲收到的消息,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
内库转运司接到了宫里的密旨,按照计划开始了来年春天开库招标的准备工作,然而今年内库的招标流程有了一个惊动天下的变化——变准备银竞价招标为朝廷评估报表招标——这一个变化,很直接地将内库招商的权力由朝廷和商人们协商,完全变成了朝廷一方面的安排,换句话说,明年内库开标,朝廷想要哪家中标,便是哪家中标。
如此一来,夏栖飞主持的明家,就算有招商钱庄和太平钱庄两大钱庄的暗中支持,也不见得能继续以往的辉煌,这毫无疑问是对范派实力的一次沉重打击。
内库招标的规矩从当年三大坊建成之后便固定了下来,不论是老叶家还是后来的内库,谁都不敢轻动此规。而今年冬天的变化,毫无疑问是一次耻辱性地倒退,谁都知道皇帝陛下的这道旨意,会对整个江南的商业活动,产生难以评估的恶劣影响。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江南的巨商们并没有抱成团来抵抗这道昏旨,相反岭南熊家和泉州孙家都保持了沉默,而有几家盐商则开始跃跃欲试——众所周知,那几家盐商的子弟曾经有好几人因为当年春闱一案,死在了小范大人的手里。
……
……
(明儿开始撕破脸了,有些不自信,就像范闲那样,反正尽力吧……请大家投月票支持,安定一下俺的心,谢谢,谢谢。)
庆历十年深冬,青州大捷,大将军李弘成功在天下,奉召归京,将将而立之年,出任枢密院副使,荣耀无比。然而那些在京都里歌颂伟大的大庆王朝的人们,自然很清楚地看出,枢密院副使的位置,其实只是个闲职罢了,在叶重的压制下,世子李弘成再也无法可能像在定州城中那般,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武力。而也没有人忘记,前一任如此年轻便登上枢密院副使崇高职位的,是秦恒,而那位的下场并不如何光彩。
李弘成回京之后,自然在第一时间内进皇宫见驾,御书房内皇帝陛下并未向他发泄一丝怒气,而只是很平静地谈论着西凉的风光,然而世子看着陛下身旁的范若若,心情却是低落到了谷底。出了皇宫,前去枢密院交接了差使,定好了归院的日期,李弘成回了王府,见到了被软禁在皇宫许多日子,刚刚被放出来的靖王爷,还有自己那柔弱可怜的妹妹,一家三口相坐无言,老王爷叹息连连,在李弘成的肩膀拍了拍,说道:“好在没出什么乱子,你能坚持到今天才回京都,也算是给那边一个交代了。”
话虽如此,可是当天夜里李弘成还是亲自去了一趟范府,他知道范闲对自己的期望有多深,虽然他很顽强地定州抗衡着陛下的旨意和宫典的压力,硬生生多拖了些天数,可是终究还是很狼狈地被召了回来,他总是要亲自给范闲一个交代。
这一对友人在范府后园书房里的对话没有人知晓,想来也不过是彼此表达着对彼此的歉意,宫里对这一次谈话似乎也并不怎么感兴趣,因为没有人阻止世子弘成进府。
“我也没有想过事情会发展成这种模样。”范闲苦笑了一声,站起身来,与他拥抱,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后背,将他送出了书房。
李弘成出书房之间,转过身来,忧虑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邓子越应该逃走了,不过你启年小组的人,只怕在西凉路死了好几个,毕竟这是你们院内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内情,希望你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我不知道背叛者是谁,也许只是三次接头中的一次,被院里的人查到了风声,毕竟……这次是言冰云亲自去坐镇,面对着这个人,我也没有太多的自信。”范闲的表情有些阴郁,说道:“不过放心吧,对于报仇这种事情,我一向兴趣不是太大,我只是感到有些慌乱。”
“如果连你都感觉到慌乱,那我劝你最近还是老实一些。”李弘成摇了摇头,拒绝了范闲送他出府的意思,像父亲安慰自己一样,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撩衣襟,往府外走去。
……
……
看着李弘成略显寂廖的身影消失在冬园之中,范闲沉默许久才回过头来,重新坐到了书房中的那把太师椅上。弘成先前转述了宫典对他的评价,那个评价让范闲也禁不住感到了口中的那一抹苦涩,挟蛮自重?如果真要深究的话,范闲在东夷城,在西凉的布置,还确实有些这种意思,而这种意思毫无疑问在道德层面上是战不住脚的。
男儿郎当快意恩仇,岂可用将士的鲜血性命为筹码!然而谁又能真的明白范闲的所思所想,他正是不想让天下太多的无辜者,因为自己与皇帝陛下之间的战争而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