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会有怎样的反应,范闲能清楚地猜测到,他明明人在东夷城,却和王启年几乎同时回到了京都,这名天下第一刺客回程的速度比王启年更快,甚至有可能比范闲当日更快。
这样的奔波,影子的伤想必更加重了。范闲侧头看了影子一眼,却没有开口说什么。
“前面分头。”影子沙着声音开了口,带着一股很怪异的味道,看来这位刺客也很清楚,他们二人如今的情况都糟到不能再糟,必须分头引开追兵。
范闲点了点头,知道此时分开,过不久自然二人便会再见面。
便在那个街口,影子倏地一声穿到了一个小巷子里,说不定片刻之后,他就会变成一个正在檐下躲雨的凄苦商人吧。
然而他走之前冷漠说了一句话,让范闲的心沉了一下,嘴里开始发苦。
“你什么时候动手杀他,喊我。”
就因为这句话对心神造成的冲击,让范闲比预定之中跑的更远了一些,身后那些苦修士远远地缀了上来,但范闲却没有任何的担心,他从一个小巷里穿了过去,便来到了东川路口,便在澹泊书局的正堂里进去,从后门出来时,已经变成了一个撑着雨伞的读书人。
他来到了太学的门口,看见了百把伞,千把伞,以及伞下那些面容清爽阳光的太学生们。
……
……
(今儿只一章,但字数也是过万了,也算努力了,挠头,最近真是有力量啊……)
“为天下苍生,请您安息。”
在雨中听到这句话,范闲止不住地笑了起来,笑的并不如何夸张,那半张露在帽外的清秀面容,唇角微微翘起,带着一丝不屑,一丝荒唐。这是他最真实的内心反应,大概连他也没有想过,在雨中入庆庙,居然会遇见这些苦修士,而且这些苦修士所表露出来的气质,竟是那样的怪异。
神庙是什么?天底下没有几个人知道,唯一对那个缥渺的所在有所了解的,毫无疑问是陪伴着肖恩死去的范闲。在重生后的日子里,他不仅一次地去猜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有什么根本性地揭示。这个世界上侍奉神庙的祭祀,苦修士或者说僧侣,范闲知道很多,其中最出名的,毫无疑问是北齐国师,天一道的执掌人,苦荷大师。然而即便是苦荷大师,想来也从来不会认为自己禀承了神庙的意志,怜惜苍生劳苦,便要代天行罚。
眼前这些雨中的苦修士却极为认真,极为坚毅地说出这样的话来,由不得范闲不暗自冷笑。
“为何必须是我安息,而不是另外的人安息?”范闲缓缓敛了脸上的笑容,看着身周的苦修士平静问道:“世上若真有神,想必在他的眼中,众生必是平等,既是如此,为何你们却要针对我?莫非侍奉神庙的苦修士们……也只不过是欺软怕硬的鼠辈?”
这些讥讽的话语很明显对于那些苦修士们没有任何作用,他们依然平静地跪在范闲的身周,看着像是在膜拜他,然而那股已然凝成一体的精纯气息,已经将范闲的身形牢牢地控制在了场间。
“让我入宫请罪并不难,只是我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罪人是我?”范闲缓缓扯落连着衣领的雨帽,任由微弱的雨滴缓缓地在他平滑的黑发上流下,认真说道:“我原先并不知道默默无闻的你们,竟是这种狂热者,我也能明白你们没有说出口的那些意思,不外乎是为了一统天下,消弥连绵数十年的不安与战火,让黎民百姓能够谋一安乐日子……但我不理解,你们凭什么判定那个男人,就一定能够完美地实践你们的盼望,执行神庙的意旨?”
范闲微微转了转身子,然后感觉到四周的凝重气息就像活物一般,随之偏转,十分顺滑流畅,没有一丝凝滞,也没有露出一丝可以利用的漏洞。他的眉头微微一挑,着实没有想到,这些苦修士们联起手来,竟真的可以将个体的实势之境融合起来,形成这样强大的力量。
或许这便是皇帝陛下在这段时间内,将这些外表木然,内心狂热的苦修士召回京都的原因吧。
自入庆庙第一步起,范闲若想摆脱这些苦修士的围困,应该是在第一时间内就做出反应,然而他却已经错过了那个机会,陷入了重围之中。这也许是他低估了苦修士们的力量,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想和这些苦修士们谈一谈,从而凭籍这些谈话,了解一些他极想了解的事情,比如庆庙的苦修士们为什么一力扶佐庆帝,全然不顾这些年朝廷皇宫对庆庙的压榨,以及……皇帝陛下和那座虚无缥渺的神庙,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
雨中十几名苦修士改跪姿为盘坐,依然将站立的范闲围在正中,他们的面色木然,似乎早已不为外物所萦怀。许久的沉默,或许这些苦修士们依然希望这位范公子能够被自己说服,而不至于让眼看着便要一统江山的庆国就此陷入动荡之中,所以一个声音就在范闲的正前方响了起来。
一名苦修士双手合什,雨珠挂在他无力的睫毛上,悠悠说道:“陛下是得了天启之人,我等行走者当助陛下一统天下,造福万民。”
“天启?什么时候?”范闲负手于背后,面色不变,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