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朝天子 第八十七章 朕要那条老狗活着(3 / 6)

庆余年 猫腻 11658 字 5个月前

在马上,回望京都方向,双眼微眯,暗中祈祷陛下最后的旨意永远不要到来。

……

……

姚公公安静地站在御书房中,先前那句带着颤抖的话语,只是身为奴才应尽的本分。如同庆国所有的将军大臣奴才一样,他也不愿意看到陛下和陈院长翻脸。

然而继洪四痒之后,成为庆国内廷统管的姚太监,知道太多的内幕,也以为自己知道陛下为什么对陈老院长忽然生出了如此大的杀意的原因,所以他只是紧张不安地站在一旁,根本不敢说任何话。

皇帝还在思考,先前他的眼神里也不由自主地浮现了一丝惘然,对于帝心如天的他来说,这种惘然是很多年不曾出现的情绪了。或许也只有陈萍萍这位自幼陪伴他的伙伴,这位一直忠心不二的奴才,救了自己很多次性命,替庆国开山劈路,立下无数功劳的陈萍萍,才会令他陷入这种情绪之中。

他的身前几上摆着薄薄的几份宗卷,一份是内廷调查京都叛乱期间,三皇子于深宫离奇遇刺一事。一份是悬空庙一事的暗中调查,尤其是其间涉及了今年春天东夷城城主府内,监察院六处真正主办影子与四顾剑之间的那些纠纷。第三份是范闲暗中将重伤后的影子送往了江南。第四份是当年山谷狙杀范闲,当日监察院所产生的异状,以及那两座守城弩被运出内库丙坊时的流程。

第四份调查的宗卷最为厚实,但所记载的事情也最模糊,内廷及朝廷暗中调查了整整三年,但在监察院的面前,在陈萍萍的刻意遮掩之下,庆帝也只是查到了一丝味道,而没有任何的实据。这一份宗卷所言是京都回春堂的火灾,监察院三处某人的叛逃,事情直指内宫,直指太子,长公主以及那场雷雨夜。

还有第五份,第六份……

“老三,老二,承乾,云睿……”皇帝的脸色有些淡淡的白,他拿起一份薄薄的宗卷,放在一旁,便会说出一个名字,扔了四份,说出了四个名字。

最后他拾起几份宗卷,指节微微用力,轻轻搁到一旁,叹息说道:“这是安之。”

皇帝缓缓抬起头来,眼眸里的迷惘之意早已没有,有的只是一抹淡淡的悲哀与自嘲的冷笑:“朕最忠诚的臣子,曾经试图杀死朕所有的儿子,或者说逼迫着朕杀死了这些儿子。”

他的眉头皱了起来:“最令朕意外的是,这条老狗连安之都不放过,当初如果不是安之命大,只怕早就死在他的手上了。”

庆帝缓缓地摇了摇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眸里寒芒微作,幽幽说道:“把那要老狗带回来,朕要问问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姚公公不敢多话,深深一躬,向着御书房外行去,他的腿都快软了,因为他比任何人都了解陛下的情绪,陛下最后那句幽幽的话语,已经充溢太多无可阻挡的杀意。

他临出御书房的时候,皇帝忽然开口冷冷说道:“传话给言冰云,就说朕在看着他。再传话给史飞,朕要活的。”

皇帝的脸色依然冷漠:“如果那条老狗死了,他也不要活着回来见我!”

“把那老狗活着带回来,朕要问问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皇帝再次重复了自己的命令,他一掌拍在了案几之上,暴怒之下,案几化为无数碎成细砂般的木粉,漫天飞舞,弥漫室间。

调皮的光斑从太极殿的明瓦下清凉地一溜烟地跑了,穿过后宫的重重木门,跑进了含光殿,钻进了漱芳宫,在那株有些伤痕的大树下绕了几个圈,最终躲进了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的广信宫,那个纵在秋初微燥之风里,依然不停散发着幽幽怨寒之意的广信宫。宫里的白幔早已成了残落脆纱,有梅无人,只是灿烂,开到烂时,依然寂寞。

与清静的后宫相比,前殿周边的皇城所在,也与宫里的清淡气氛并不相宜,尤其是青石皇城内里,深在朱红色宫墙下方的那个房间里,一片肃杀凝重之色,几名眼神坚毅冷骏的将官守在房间外面,而房间内里却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内容。

“大殿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复任禁军统领,掌管整座皇城安危的宫典大将,站在那个人的身旁,有些不是滋味地缓缓说道。

这个世上能让宫典如此老实地侍立在旁的人不多,而此时桌旁的那位自然是其中之一。枢密院正使,在京都叛乱中立下不世之功,如今被皇帝陛下钦命执掌天下兵马的叶帅,一手抚摩着茶杯,双眼微显凝重,许久没有言语。

“师兄?”或许是这种沉默令宫典有些难以承禁,他终究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声。

“噢。”叶重似乎从沉思中醒了过来,应道:“小范院长过些天就要回京了,大殿下要回来,至少也是开春时候的事。”

他看了宫典一眼,眸子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半晌后沉声说道:“你究竟想问什么?大殿下就算回京,想必马上也要被陛下调到燕京城,准备北伐一事,你究竟想问什么?”

宫典沉默了,他和叶重都是皇帝亲信之中的亲信,然而今天下午整个皇宫看似平和,其中却隐着一股令他极为不适应的杀伐之意。他隐隐猜到了这股杀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