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朝天子 第十八章 城门旧事非故人(3 / 6)

庆余年 猫腻 11438 字 5个月前

摇,于是钦差仪仗摇身一变,便成为了监察院四处的车队。

监察院的通行文书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城门司的官兵也不敢去惹这些大爷,车队在西城门外并没有等候多久,便往城门内行去,范闲掀起了车窗布帘的一角,下意识里往外望去,不禁想到当年第一次入京时,曾经惊鸿一瞥叶灵儿驰马而入的模样。

叶灵儿如今应该已经到了定州,王十三郎肯定要在年节前来范府报道,只是不知道她会不会跟着过来,范闲的脸上不禁浮起一丝宽慰的笑意,忆当年春重时节,那女子身着浅色襦裙,头戴一顶白鹿皮帽子,眉若远山,眸子清亮……

忽然一道灰影从车队旁边冲了过去,险险地擦着范闲所乘的马车,这道影子速度极快,险些惊了监察院车队的马匹,情况十分惊险。

监察院六处的剑手们下意识里将手握住了铁钎的手柄,随时准备出手。

然而范闲已经看清了那道灰影,摇了摇头,那只不过是一个骑马的小姑娘,何必如此紧张,只是那个骑马的小姑娘冲的如此之快,完全不在意城门处等着的这些百姓菜农安全,让范闲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那马上应该是哪位权贵家的小姐,不然也不会如此嚣张,范闲将头伸出窗外,眯眼看着冲进城门的女子,看着被她马儿惊乱的队伍,以及一位被吓的跌倒在地的老农,心情变得糟糕起来。

令他心情糟糕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那位权贵小姐骑马居然着裙,和叶灵儿一样,头上居然也戴着一顶白鹿皮的帽子,还是……和叶灵儿一样。

“这是谁家的小姐,行事如此不堪。”范闲问着车旁的沐风儿,沐风儿一家都在京都一处做事,对于京都权贵家的人员十分清楚。但今日沐风儿看着那个远远消失的马儿,只是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倒是旁边有一位出城迎接的启年小组成员低声说道:“应该是王家的小姐。”

“王家?”范闲眉头微挑,心想除了燕京大都督王志昆家的女儿,整个京都还有哪个王家敢如此嚣张。京都叛乱已经过去了两年,燕京大营在平叛事中表现的格外出色,不止是替陛下扫清了整个东山路,而且还控制住了燕小乙的征北大营。如今王志昆远在燕京,而史飞却已经调回了京都,这便是所谓军中的燕京派,正是圣眷隆重之时。

“正是王大都督家的小姐,据说是大都督感念圣恩,心怀京都旧宅,便让这位小姐回了京都……如今的京都守备统领史飞是王大都督往年下属,这位王小姐以叔相称,这位王小姐据说最是喜爱当年京都叶大小姐的风采,所以……“启年小组成员低声解释着什么,一位优秀的下属,总是会替上司分析情况,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想学叶灵儿?”范闲唇角的笑容有些怪异,“我第一次在城门外见到叶灵儿时,京都百姓会自动替她让路,我也未曾见过我那徒弟胡乱挥鞭赶人……”

看着这一幕,他心里已经渐渐明白了宫中拟定的大皇子侧妃究竟是谁,面色渐渐阴沉起来,说道:“先不进宫,绕到和亲王府。”

……

……

(月票又到第四了,我拉票也拉的有些快辞穷了,苦哇……)

邸报院报里说的清清楚楚,京都禁军大统领的职务不再由大皇子担任,而是交给了宫典,宫典在京都平叛之后,便重新拾起了大内侍卫统领的老职司,如今又兼了禁军统领,倒也不是出奇之事。叶家对陛下的忠诚,举世皆知,皇宫不再由大皇子负责安全,当然只能交给宫典。

但现在的问题是,大皇子不再担任禁军统领之后,陛下会将他放到什么位置上。邸报上没有说,京都里也没有比较明确的风声,范闲看着手中的纸,忍不住摇了摇头。

京都内接连有几椿非常重要的人事任命下发,这几椿任命都是集中在军方,很明显陛下是有什么想法,而且也开始在为大殿下挪位置出来。最令范闲注意的是,京都守备统领萧金华被除职,调往南诏边军任副都督,而征北营权知大都督史飞则被陛下一道旨意召回,接任了十分要害的京都守备统领一职,而史飞之上的那位燕京大营都督王志昆则是原地不动。

三项军方大将调动,绝对不寻常。范闲十分清楚这些军方大将所扮演的角色,也深深了解陛下对这些人分别不同的态度。比如京都守备统领萧金华,当年在京都叛乱时,还只是十三城司的东华门统领,因为他的立场站的稳,生生将太子所属秦家残兵堵在了京都之内,立下大功,陛下才会让其连升三级,出任京都守备统领,这也算是陛下对于忠臣的一个表态。

但范闲早就猜到,陛下肯定不会让这个叫萧金华的小角色担任京都守备统领太久,一方面此人根基太浅,难以服众,难以承担京都守备如此重要的职责,二来,萧金华毕竟是出身十三城门司,而陛下对于十三城门司在京都叛乱中的表现最为寒心。

皇帝最信任张德清,张德清偏投向了长公主,虽然事后皇帝将张德清凌迟致死,株其三族,可是还是没有发泄掉心头的怒气,萧金华也算是受了池鱼之殃,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