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最后陛下亲自调了各路边兵轮流支援,才算是稳定住了局势。
皇帝和范闲早已看出来了其中有些问题,但是没有第一手的资料,谁也不知道胡人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态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西胡如果真的这样发展下去,只怕会成为庆国的心腹大患,所以才有了范闲此行,他必须听一下定州方面将领的亲自汇报,了解一下事态。
而且范闲清楚,陛下亲调五路连军往西路轮值,也存着用胡人的刀来磨庆国的剑的意思,胡人的进攻,恰好给了庆国锤练军力,为日后天下统一战争做准备的机会。
今日赶不到定州,便只好在这座荒破的驿战里休息一夜,哪里知道进门竟是无人来迎,七八个汉子像小孩儿一样在听墙角,范闲一时好奇,直接推门而入,不料竟是看了一场活春宫。
驿丞和那七八条汉子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而随范闲前来的官员则是知道他的性情,早已当看见,各自准备晚上休息事宜。
范闲看着那名驿丞,笑骂道:“妈的,太阳还没下山就开始搞,有胆子搞就别怕。”
驿丞苦丧着脸,只道自己马上就要被杀了,眼前这位爷可是天字第二号贵人,监察院的提司大人,高高在上的人物,自己见也没资格见的贵人。
范闲疑惑问道:“你怕什么?”
“大人嫉恶如仇,最痛恨官员腐败……”驿丞已经怕的要哭了起来,瘫软在地,把天下百姓对范闲的印象说了出来。
范闲有些不明所以地摸了摸后脑勺,心想自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怎么在天下人的心中,越发的像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或魔鬼?
……
……
(开场)
荣华梦一场,功名纸半张,是非海波千丈。马蹄踏碎禁街霜,听几度头鸡唱。尘土衣冠,江湖心量。出皇家凤网,慕夷齐首阳,叹韩彭未央。早纳纸风魔状。
(元汪元亨,朝天子,以为题记)
……
……
天上的云,像是打湿了的棉絮,时刻准备挤出水来,又像是一大块铅锭,沉甸甸的,哪里是虚空所能扛的住,只怕下一刻就要砸向人间。已经有雨丝从铅云之中漏下,丝丝点点地落到了地面,只是不知何时会变成暴雨。
宋世仁,这位当年的京都第一状师,绰号富嘴的人物,如今鬓间已生白发,眉眼不再如当年那般佻脱潇洒,沉稳多了,他平静地望着天上,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半晌后,他收回目光,坐到了椅子上,感觉有些疲惫。身旁早有人送上热茶,他抿了些漱了漱口,又接过滚烫的毛巾摁了摁眼窝处,才觉得精神好了些。
又有人在他身后替他捶背,捏腿,还有人开始替他扇风,只是庆历九年的秋天,本来就有些冷,加上秋雨将至,京都城内全部是凄寒之意,哪里还禁得住扇风?宋世仁忍不住打了个冷噤,他身旁那位穿着黑色官服的人,瞪了拿扇子的下属一眼。
这位监察院官员正是一处主办沐铁,他小心翼翼地看着宋世仁,说道:“宋大人,有没有把握。”
宋世仁虽然听这个称呼已有一年半了,但依然有些不习惯,眉头皱了起来,沉稳应道:“大人放心。”
这位讼师第一次正式出场,是庆历四年替郭尚书家打官司,状告当时的侍郎之子范闲半夜打黑拳,那场官司也是宋世仁难得的一次完败。而他真正在庆国朝野引起轰动,则是因为庆历六年关于江南明家的争产官司。
在那场官司之中,凭借着监察院提司范闲的大力支持,宋世仁在苏州府整整磨了半年,将平生所学施展了一个淋漓尽致,硬生生抓着庆律与刑部条疏的漏洞,将深烙在天下人心中的嫡长天然继承权,打了个落花流水。
这场明家争产官司,实在江南,箭指京都皇宫,不得不说,后来皇帝陛下祭天废太子,以及太子最后被迫起而谋叛,和这场官司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在江南宋世仁风光无限,然而回到京都,其时太子未废,太后震怒,老妇人只是轻声交代了一句,这位天下第一状师便被宫里捏成了蝼蚁,家产被抄,看尽人间白眼,在荷池坊摆了个摊子艰难度日,险些快要活不下去了。
幸好其时范闲回京,暗中将他送出了京都,并且赠予了大笔银钱,算是对他做个报答。待庆历八年初京都事定,范闲又将宋世仁一家接了回来,在西城给他置办了一处宅院,同时给了他一个官员身份。
天下第一状师虽然极能挣钱,但身份地位总是不及官员,宋世仁心中感激不尽,同时也知道自己必须替小范大人把这个命卖好。加之经历了这几年间的遭遇洗礼,宋世仁早已不复当年的嚣张模样,而显得沉稳,平实,却依然拥有极强的行律本事。
他如今的身份是监察院八处执律司官员,专门负责替监察院打官司。
监察院也需要打官司?这事儿如果要从头说起,便又是极长的一个故事,其核要处其实不外乎是两点:首先是前几年陛下便将监察院的审案权全部收了回去,分给了刑部与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