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殿前欢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平别院(3 / 5)

庆余年 猫腻 10924 字 5个月前

种惨淡的方式收场后,那个疯狂的女人会不会变得六亲不认。

这十日来,他一直知道婉儿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却始终没有办法解决,也没有在旁人面前流露出一丝焦虑,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婉儿和大宝的安危,是怎样地在影响自己的情绪。

站在河这岸,看着河那岸,范闲的心脏微微抽痛,才明白原来婉儿在自己心中,比自己所能想像的,更加重要。

太平别院的房间构图,五竹曾经亲口对他说过,而且五竹曾经深入院内取过一样东西。范闲来到别院对岸后,仔仔细细地察看了一下那座清幽别院的防御力量。比他想像中要弱很多,看来这几年监察院和自己对信阳方面不停歇地打击,果然还是有些用处,长公主身边的高手,已经被削减了不少。

只是京都内杀声震天,京郊的太平别院却是一片安静,这种十分鲜明的反差,让范闲始终不敢轻动。

太平别院建造之初的选址,便很特别,实际上是建在流晶河中的一个小半岛上,入院只有一条通道,而四周河岸的地势相对都要低浅一些,范闲于林梢枝头观察许久,却发现视线均为院墙所挡,根本看不见里面的情况。

院墙设计的很巧,并不怎么高,却恰好挡住了外间投来的所有视线。

范闲的嘴唇有些发苦,知道即便是搬重狙来,也没有什么用处,一念及此,他心头不禁咯噔一声,暗想老妈当年设计这座院子,难道就曾经想过要抵抗重狙的射击?

然而世上没有攻不陷的别院,不然二十年前,姓叶的女子也不会就此消失在庆国的人间。范闲只是有些投鼠忌器,不敢强攻,因为他知道,李云睿的这一手,确实掐住了自己的七寸。

在河这岸没有思考多久,范闲的脸色平静了下来,深吸了一口气,转向曾经路过的一方竹中栈桥,就这样像散步一样,走到了太平别院的正门口。

墙上竹林后,倏然出现了许多人,将范闲围在了正中间。这些长公主的贴身护卫高手,满脸震惊地看着他,早已认出了他的身份,不明白在这样的时刻,他为什么敢就这样现身!

范闲眼神平静如流晶河中缓淌之水,说道:“我要见她。”

(前几章写的太苦太耗神,这两天状态有些疲累了,争取调一调。)

……

……

看着地面上的皇后尸身,看着那一蓬血肉,所有的人都惊骇的无法言语,叶重低声交待了几句什么,扭转马头,开始往城门处追击,一方面秦家的有生力量还很强大,他必须抓紧与四处兵马联络,务求一击到底,二来皇后死在自己面前,为了自身的安全出发,还是躲的越远越好,皇族的事情,还是留给大殿下和澹泊公处理吧。

皇后的堕城自杀,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虽然太子兵败,皇后面临的下场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外表温婉,内里却是难堪大用的皇后娘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生出了如此的勇气。

其时皇城之上的厮杀没有结束,秦家的叛军还在负隅顽抗,范闲和大皇子的亲信下属们顾着太后与那些大臣们的安危,也没有忽视皇后的存在,只是没有多余的精神去防着那纵身一跃的凄然。

皇后就这样跳了下来,赫然死在了逾万人的面前,这一幕场景,何其惊心动魄。

二皇子像个痴人一样怔怔看着皇后的尸体,忽然从脚尖到头顶都开始颤抖了起来,浑身上下被寒意笼罩,不停地打着哆嗦,不知道自己面临的将是什么样的结局,下意识里抬头望去,确认了生母淑贵妃的安全后,才瘫软在地。

身旁早有定州将士将他扶起,恭敬而警惕地将他围在了中间,生怕他会再出一些什么问题。二皇子面无表情,眼神却有些焕散,在心里想着,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如果人想自取死亡,谁又能够拦得住呢?

……

……

秦家的军队已经撤退,定州军在不停追击,京都里一片杀伐之声,尤其是龙旗所在的那一队叛军,更是以奇快的速度,通过了长长的大街,经过了张德清亲自看管的正阳门,向着京都外奔驰而去。

张德清面如死灰地看着面前的这一幕,心中不知是何种滋味,忠诚这种东西,是需要禀持一生的信念,哪怕只是在最后的关头动摇了一下,前半生的忠诚,便成为了奸诈的铺垫,他知道自己没有翻身的机会,也没有什么勇气凭借城门司的三千官兵,九座城门,来帮助秦家拖住定州军的速度。

城门只能防着城外的人,又如何能防得住内里的倒戈?张德清黯然长叹一声,最后看了一眼炽烈阳光下仿似闪着金光的正阳门,率着自己的亲兵,跟着龙旗,跟着叛军的大部队,开始了逃亡。

正阳门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合上,宫典率领的定州军已然杀了过来,化为一道黄龙,追击而出。

……

……

而此时落荒而逃的太子,用龙旗作为障眼法,自己却被秦家仅存的几位将军拱卫着,来到了东华门下。秦老爷子和秦恒都死了,此时的叛军群龙无首,好在那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