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殿前欢 第三十二章 枢密院前、大好头颅(4 / 6)

庆余年 猫腻 13262 字 5个月前

附近。

京都守备的军士们沉默地牵着马,在队伍的两侧进行着护卫。

百姓们满脸惶恐地看着,确认了不是朝廷缉拿小范大人,然后便开始纷纷猜想了起来,联想到范闲那个惊天动地的身世,联想到过往一年间的传言,联想到内库这些敏感的词语,就算愚如民妇们也知道,肯定是朝廷内部有些人想对小范大人不利。

范闲在江南的事情,虽然影响了一定声誉,但在京都,他依然拥有着极高的声望,春闱案,独一处,殿前诗,北齐行,在京都人的心中,他是最大的骄傲与朝廷最后的良心。

……

……

“小范大人!”

“小范大人!”

百姓们看着带伤的范闲,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关心与支持,也不知道该如何请安,只好隔着老远的距离高声喊着,喊叫声此起彼伏。

秦恒侧脸看了他一眼,眼中露出一丝艳羡之色,马上回复了平静。

范闲望着那边乌压压的人群,微微点头,面色稍柔了一些,心底里也不禁感动,他自问这第二次生命并没有从内心出发为这些人们做过什么事情,但便是自己偶尔带来的一点点好,这些百姓们却能记一辈子。

京都虽然黑暗,但这些民众的心还是向着光明的。

有些胆小的百姓忽然尖声叫了起来,对着范闲这一行马队指指点点。

范闲不用回头,也知道是什么震慑了百姓们的心神。

身后的马匹下方,拖着一块从马车上折下来的门板。门板上绑着一个奄奄一息的血人,这个血人身上的血已经止住了,先前流出来的鲜血,此时也已经变作了乌黑的颜色,将他的衣服与身体漆在了一处。更为恐怖的是,这人的两只手臂已经齐肩断了,只剩下两个血口,一颗眼珠子也沾着血浆子瘪了下去。

还有两只被砍下来的手臂,被人用布条胡乱系在门板的边缘。

这正是雪谷狙杀中,唯一活下来的那个活口,一路被监察院众人拖到了京都城门处,沿路巅波不停,场面凄惨。

范闲没有一丝表情,一挥手中马鞭,当先往城门里驶进。

穿过阴暗的城门洞,甫一见京都深冬雪景,范闲深深吸了一口气。几十名穿着黑色莲衣官服的监察院官员迎了上来,一人沉默地牵住了范闲的马缰,其余的人去后方接应那些重伤后的同僚。

牵住他缰绳的那位官员面色黝黑,沉痛说道:“下官失职。”他看了范闲身边的秦恒一眼,“烟火令后,城门暂时关了,所以未及出城接应。”

范闲点点头,有些疲惫说道:“沐铁不要自责,这和你没有什么关系。”

他接着说道:“沐风儿!”

沐风赶紧从后方跑了过来,老老实实地站在了马旁,他的脸上也浮现着愤怒与不安的神色:“沐风儿在。”

范闲微微低头说道:“你带一部分人将这些兄弟带去养伤,安葬的事情明日再说。”

“是。”沐风儿领命而去。

范闲对沐铁说道:“你带人跟我去一个地方。”

沐铁疑惑,心想大人受伤严重,想必宫中不会急着召见,这么急着去哪里呢?却知道在当下这种时刻是断不能问的,低头领命,同时向街边的联络官员做了个手势。

范闲看了秦恒一眼,问道:“入京之后,还有人敢杀我吗?”

秦恒想了想,说道:“没有。”

范闲说道:“那你为什么还要跟着我?”

秦恒又想了想,为难说道:“我怕你要杀人。”

范闲沉默片刻后,说道:“今天我不杀人,因为我还不清楚该杀哪个人。”

……

……

随范闲归京的监察院官员们被接走疗伤,他的身后换成了自己原来一处的官员密探,就这样安静肃然地往京都深处走着,不一时便来到了天河大道上。

队伍的后方还是拖着那辆快散架的马车,和那个门板和那个惨不忍睹的血人。

一路行来,尽数落在了京都百姓的眼里,道路两旁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了,不自禁地发出几声抽冷气的声音。此时市井间早已传开,小范大人奉旨归京述职,不料于京外遇强人伏袭,监察院死伤惨重,小范大人险些身死。

自十四年前的京都流血夜后,京都便一直沉浸在安宁之中,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发生过如此令人震骇的事情。

范闲笔直坐在马上往前行走着,身后不断有监察院一处的人汇拢到队伍里,队伍越来越长,却依然一阵沉默肃杀。

看着这一幕,京都众人各自心寒,不知道是不是京都里马上就会血流成河,没有人敢低估范闲的魄力与狠戾。

京中的监察院官员大部分属一处,范闲便是一处的祖宗,祖宗遇袭,这是何等大事。也不用怎么发动,京都里一处的密探们都行动了起来,随侍范闲的加入了队伍,暗中去查办地开始通知各府潜着的钉子。

范闲忽然一拉缰绳,停住了马匹,回头看了一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