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京华江南 第一百二十章 和谐无比的那张纸(祝大家新年快乐)(4 / 8)

庆余年 猫腻 16356 字 6个月前

世仁微笑摇头道:“打是一定要继续打下去,就算明知道最后打不赢,也要继续打下去,要打的明家焦头烂额,应对无力,拖的明家出丑,这个能力,在下是有的。”

这位讼师说的轻松潇洒,其实暗底下对范闲也是一肚子牢骚。

他被那位小范大人千里迢迢召来江南,谁知道要打的……却是个必输的官司!而且范闲还命令他要将这官司的进程拖的越长越好……宋世仁这一世在公堂之上只输给过范闲一次,如今又要因为范闲的原因输第二次,让他想起来便是满腹哀怨,可是没办法啊……谁让自己投了小范大人,谁让小范大人的出手大方。

到了下午时分,由监察院官员,苏州府官员,都察院官员,江南总督府刑名师爷们组成的联合查验小组,对着那张发黄的纸研究了许久。

首先是比对笔迹以及签名,明老太爷枯瘦的字体极难模仿,而且个人的书写习惯,比如所有的走之底尾锋都会往下拖……这些都在这张遗书上得到了很充分的展现。

而且用纸也确实是早已停产的青州用纸,刑部师爷从发黄程度与受潮程度上判断,遗书书写时间与夏栖飞所称的年头极为相近。

遗书的口吻用字,与明老太爷在世时也完全和谐。

最关键的是那方印鉴,在同明园拿来的明老太爷印鉴比对后,竟是丝毫不差!

……

……

但就是这丝毫不差,反而让江南总督府经验丰富的老官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一封遗书存放了十几年,印鉴颜色确实老旧微淡,但是细微处的滑丝居然还和现在的印鉴丝毫不差……这也太诡异了。

不过这位老官也明白这件事情很复杂,而且这一点也根本算不上疑点,所以并没有太过在意。至于苏州府与都察院的官员们一心想证实这封遗书是假的,最后甚至动用了内库特产的放大型玻璃片……却依然找不到一丝漏洞。

众官员在商议一番之后,达成了共识,而苏州知州不得已在公堂之上无奈宣告:遗书是真的,那么夏栖飞自然也真的就是明家那名早应该死了的七公子——明青城。

……

……

(2008年的第一天,本来准备写点儿什么,但想想还是算了,也不说太多废话了,只是祝大家新年快乐,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多投月票,有益身心健康,呵呵……

上个月月票第四,和我拉票的本事没啥关系,大家都知道,我这方面水准很差劲,全靠大家伙给面子,让我多了三千块钱奖金,买了个新手机,诺基亚6300,买的水货,另外还要给母亲大人买个索爱608c,因为有手写,可以让老人家学习发短信……噢,幸福的三千块,全是大家赠予,诚挚感谢。

昨天晚上喝了三瓶啤酒,结果就晕了很久,今天起来晚了……这说明人已经老了……二月份春节的时候,我可能要向大家请些假,因为要回老家为姑父暖坟,还要回村,山路难行,只怕那些天是无法工作的,事先说明,请假待批,新年快乐,废话到此。

说少说废话,依然废到了这么多,当然,这段不算字数的,再祝新年快乐,真心的。)

明家自然不会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稳婆就乱了阵脚,陈伯常也是位善辩之人,揪着胎记年日已久,稳婆年迈,所证不可尽信这几条猛烈地攻击,反正不可能就这么认了帐。

夏栖飞的身世,只有这些虚证,总是不成,更何况苏州府的知州大人以及江南路的官员们,本身就是朝向明家一方。

宋世仁勃然大怒,心想这江南的人果然都是些刁民,自己辛苦万分才“设计”了这么个稳婆,对方居然使赖不认帐,只是看堂上那位苏州知州的神情与说话,宋世仁也清楚,事涉明家家产一事,己方的证据确实偏弱了些,说服力大为不足。

不过宋世仁的底气十足,发现苏州府暗中的偏向,而且不怎么肯采信自己的辩词,不免用起了自家那张令人生厌的利嘴,对着明家大肆贬低,暗中也刺了苏州府两句,话中不尽揶揄讽刺之辞,反正他是京都名人,也不在乎江南望族的手段,仗着有小范大人撑腰,自然胆子大的狠。

明兰石、陈伯常并堂上的苏州知州也并不着急,笑眯眯地看这位天下出名的讼棍表演,听着那些口水在堂上飞着,虽然心里恨死了这厮,却硬生生憋着。

“这位宋先生,要证明夏栖飞乃是明老太爷当年七子,你可还有其它证据?”苏州知州在袖中握了握拳头,皱着眉头说道。

“大人,先前那稳婆明明记的清楚,为何不能当证据?”宋世仁双脚不丁不八,高手一般站在堂上。

“哎,宋兄这话就说的不妥了。”陈伯常在旁边一揖礼道:“那老妪行动都已不便,双颊无力,已是将死之人,这老都老糊涂了的人,说的话如何做的准?更何况当年明家摆设她确实记的清楚,可是谁知道是不是有心人将当年的事情说与她听……再让她记住前来构陷?”

宋世仁双眼微眯,说道:“好一个无耻地构陷。”

陈伯常微怒,心道你们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