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京都,一直不能离开,骤闻得这般好的消息,哪里能够自持。
范闲喝了一口茶,看着这些四五十岁的掌柜们如孩童般天真的笑容,脸上也露出了很真诚的笑容。这些人因为母亲的缘故,正值青春年华时,便身陷京都不能拔,如今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事情,实在是很令人高兴。
“自然不能全去。”范闲叮嘱道:“家眷也要留在京里。”正在欢喜微泣的掌柜们一怔,又听着他继续说道:“去江南后,轮着来吧,就当度假,诸位看如何?”
众人这才知道小范大人是在说顽笑话,一惊一乍之余,哈哈大笑了起来。
范闲又叮嘱了几句,勉励诸位要谨思圣恩,为朝廷出力之类的废话,这废话自然是说给门外的虎卫听的,这才轻声说道:“七叶掌柜这次是要麻烦与我一同去的,至于其余的诸位,请大家自行商量吧……不过,可得留一个年纪大些的在京都。”
七叶此时正站在他的身边,皱眉问了声。
范闲笑道:“抱月楼马上就没人了,你们总得替我打理打理,那等销魂之处,只好请位年老德劭之人主持。”
又是一个冷笑话,掌柜们却只有苦着脸哈哈笑着应景,许久之后,笑声终于平伏了下去,堂间却无由生出些淡淡别样情绪。
其实掌柜们没有认真听范闲说什么,只是在认真地看着他的容貌,想从上面找到一些熟悉的地方。范闲今日前来,虽未言明,但做的事情已经说明了太多,包括叶大掌柜在内,早就已经相信了对方真的是叶家的后人。
一片安静之中,叶大掌柜当前,其余十三位掌柜分成两列站在他的身后,对着坐在正中间的范闲,一撩前襟,齐整无比地跪了下去。
“谨遵少爷吩咐。”
(酒喝多的后遗症,头痛……明儿应该就能好了,真是不好意思。)
马车在监察院门口停下了,范闲下车便直接往院里走,一路上与相遇的官员微笑致意,这是“流言之乱”后,他第一次来院里,所以发现院中官员的目光很正常地炽热着。
其实很多下层官员并不知道叶轻眉是谁,但天天看着那几行金光闪闪的话,下面那个看轻天下须眉的名字,日子久了,总会生出些家人一般的熟悉感与亲切感。
而在陈萍萍有意无意地纵容宣传下,八大处的头目,宗追那些老家伙们都开始对属下们宣扬,当年叶家是怎样的一个商家,而叶家为监察院又曾经做过些什么,最后将这个理论高度提高到了——没有叶家,就没有监察院。
叶家毕竟是因为谋逆的罪名倒的,所以初始听着上级们大肆夸耀叶家,监察院官员们心中不免惴惴,但发现朝廷似乎并不忌违这个,而且范提司的另一个身份也大为有趣——于是众人开始有兴趣知道一些当年的细节。
几番洗脑下来,院中人员对于当年叶家大感亲切,颇有军民鱼水情的感觉,如今知道了范提司就是石碑上那个名字的亲生儿子,再看范提司的目光,较诸以往在一如往常的尊敬之外,便多了几丝真正的敬惧与亲热。
难怪老院长大人,会一力主持让这位看似文弱的公子哥将来接掌监察院。
庆国人不论官民,其实都还是讲究一个理所当然,如今范闲在院务中逐渐显示出了实力与足够的智慧,又有了叶家后人这个不能宣诸于口却人心皆知的身份,对于他全权掌握监察院,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至少内部人心的疑虑基本上消除了。
范闲今天没有时间借此良机,去收伏院中成千官吏,他急匆匆地走到了方正建筑围起来的那一大片坪子上,今日冬雪已残,春风尚远,高树凄索无衣,浅池冰冻如镜,里面的鱼儿只怕早就死了。
陈萍萍围着厚厚的毛皮,坐在轮椅上,倾听着身边那如泣如诉,婉转千折百回的歌声,双目微闭,右手轻轻在轮椅的把手上敲打着节拍,哒哒哒哒。
这幕场景,很容易地让范闲联想到某一个世界里,也有些垂垂老矣的男人,喜欢坐在破旧的藤椅之上,午后的阳光溜进了弄堂,古老的留声机里正在放着老上海的唱片,姚莉或是白虹那软绵绵却又弹润着的歌声,就这样与点点阳光厮缠着……
……
……
可问题是陈萍萍并不是黎锦光,他听的也不是留声机,老人家的层次要比一般人高很多。
范闲来不及欣赏老跛子带着封建特色的小资,很同情地看着在大冬天里,站在枯树之下不停唱着小曲的桑文姑娘,姑娘家的脸被冻的有些发红,但声音却没有怎么抖,不知道是这些天在寒冷的天气里唱习惯了,还是歌艺确实惊人。
“暴殄天物。”范闲挥挥手让桑文停了,笑着说道:“我请桑姑娘入院,是想借重她的能力,而不是让她来给你唱曲子。”
陈萍萍睁开双眼,笑着说道:“分工不同,但都是服务朝廷,桑姑娘如果能让我心情愉快,多活两年,比跟在你身边,那要强的多。”
范闲心头一动,知道陈萍萍说的是什么意思,看来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拖不了太久了。
“我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