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京华江南 第五十章 秋林、私语、结果(7 / 11)

庆余年 猫腻 24396 字 8个月前

闲盯着大皇子的双眼,“但在我眼前,所谓君臣之别只在于……君,是皇上,太子是将来的皇上……除了这二位之外,我想包括您在内,我们所有人都是臣子,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大皇子有些吃惊地看着范闲,似乎想不到对方竟然敢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眯着眼睛,眼中寒光一射即隐:“看在晨儿的份上,必须再提醒你一次,天子家事,参与的太深,将来对于你范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范闲笑了笑,说道:“天子无家事,大殿下难道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大皇子被天子无家事这五个字噎住了,恼火地一拍椅子的扶手。

范闲眯着眼睛,和声说道:“院长家的家具都是古董,大殿下下手轻些。”

大皇子愣着了,沉默了片刻后,摇着头说道:“范闲,或许我真是小瞧了你。”

范闲微愕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我的志向在于马上,而军方如果要在天下这个大舞台上漂亮的四处出击,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大皇子眯着眼睛说着:“所以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朝廷需要平静,这些年来,我远在西边,但知道朝廷里虽然有些不安稳,却总是能被控制在一定的范畴之内……直到你,来到了京都。”

范闲摇头笑着,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你的出现太突然,你的崛起也太突然。”大皇子望着他说道:“突然的以致以朝廷里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做好准备,而你已经拥有了足以打破平衡的能力。”

最后,大皇子说出了今天的中心思想:“有很多人……希望你能保持京都的平衡,而不是狂飚突进地扫荡一切。”

范闲沉默了下来,知道对方说的这番话,不仅是代表了他的态度,也代表了军方绝大多数人的态度。

自己由澹州至京都,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掌控了监察院,成就了一世文名,先不说来年掌不掌内库的问题,先说目前自己文武两手皆抓的实力,就已经有了在官场之上呼风唤雨的能力。而这一次与二皇子一派间的战争,目前的胜负倾向,让他的实力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试问一位年轻大臣拥有了轻易打击皇子的能力,总会让官场之上的其他势力感到一丝惊悚。

军方传话让自己对二皇子手下留情,不是一种威胁,也不是一种对于天家尊严的维护,而是一种试探,看自己这个将来要接掌监察院的人,究竟是不是一个有足够理性、足够诚意去维持庆国平衡的人物,毕竟军方与监察院一向良好无间,甚至可以说庆国的军人们在前线打仗,能活多少下来,与监察院领导者的智慧气度,有直接的关系。

“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这次我要打这一仗?”范闲不再称呼对方为殿下,也没有将对方的提醒放在心上,反是笑吟吟地问了这么一句。

大皇子微微皱眉,他本没有深思过这个问题,此时被范闲一问,他才想明白,监察院向来不插手皇子之间的争斗——想到种种可能,他霍然抬头,有些诧异地看了范闲一眼。

范闲微微一怔,似乎没有想到大皇子对于权场上的诡计如此不通,但脸上却依然挂着笑容:“我只是要出出气,同时让某些人清醒一些。”

极长的沉默之后,大皇子忽然间眉梢一抖,似乎想明白了某些事情,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旋即平静说道:“我那二弟,其实也是位聪明人,这次能在你的手里吃这么大个亏,想来也能让他警惕警惕……说不定,会有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彼此都是聪明人,范闲马上抓住了这话里隐着的意思,想了想后,和声说道:“或许……下官与大殿下您的意图,有些巧合,只是能不能让二殿下获得那种好处,还得看您怎么劝说了。”

大皇子极感兴趣地瞧了他一眼,似乎承认了这点,又不敢相信这点,疑惑说道:“本王只是不明白,你为什么对这件事情……这般操心。”

范闲心想,假假也是几兄弟,老不容易重生一次,莫非还真准备看着玄武门上演?但这理由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只好打了个哈哈推了过去,而且他对大皇子依然心有警惕,虽说朝廷上下公认这位皇子心胸最为宽广,唯好武事,对于帝位向来没有觊觎之心……但毕竟是那贼皇帝的儿子,谁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能饶人处且饶人。”大皇子意味深长地看了范闲一眼,以他的身份,替二皇子来说和讲出这种姿态的话来,已经是相当不容易。

范闲微笑点头,他心知肚明自己不可能对二皇子赶尽杀绝,自然不在乎卖这个人情。这个决定根本与大皇子与军方的态度无关,纯粹是因为宫里那位皇帝陛下……在看着自己。

老大哥在看着你。

……

……

范闲给足了军方面子,大皇子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他知道自己那位二弟也不是个吃素的角色,这件事情说到底,范家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若一点儿利益都捞不回来,他们断然不会罢手——只是事情说完了,两个并不熟悉的人坐在陈园的厅中,竟是一时找不到话题来说,场面显得有些冷清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