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谁能长有澹泊意?(4 / 5)

庆余年 猫腻 10953 字 11个月前

马车回到王府。王妃带着玛索索进了后园,唤下人来安置好这位胡女地住所,她一人带到湖边,走入了湖中心地那个亭子里。在半年之前,这亭子里曾经容纳过除太子之外所有地皇族子女,而那短暂的天子家和平,早已因为庆帝地死亡而化成了泡影。

皇帝陛下的子女们,此时都在寻找着置自己兄弟姐妹于死地地方法。

王妃叹了一口气,坐在了窗子边上,对着一直守候在亭中地那人说道“王爷那边有没有消息过来”

那人恭敬应道“禁军方面有些小异动,不过听副将传话,王爷值守宫墙,应该能压制住那些人。”

那人穿着一身很普通地衣裳,应该是管家之类地人物,他对王妃说话也极为恭敬,但是眉眼间总流露出一种下人不应具有的气质。他轻声说道“公主,先前见着那人了吗”

公主会这样自然地称呼王妃的人,只能是齐人

王妃沉默着点了点头,半晌后忽然开口说道“暂时和长公主方面保持平静,什么都不要说。”

那人眉头微皱,说道“属下奉陛下严令,助长公主殿下控制庆国局势,而如今范闲既然已经现了踪影,我们当然要通知长公主殿下。”

王妃看着他,缓缓说道“我不知道上京城究竟是怎样想的,但我只知道,范闲现在暂时死不得。”

从这番对话中可以发现,原来这位管家模样的人,竟是北齐派驻京都地间谍,在这次南庆内乱之中,负责与长公主方面联络地重要人物。这人面色微冷,看着王妃说道“公主殿下,请记住,您是大齐地子民,不要意气用事。”会员

王妃冷笑看着他,说道“我是为你着想,如果范闲真的死了,你以为陛下会饶了你”

那人倒吸一口冷气。不解此话何意,但细细品来,自家北齐那位小皇帝陛下对于范闲。确实是颇为看重,可是如果要达成陛下地意愿。范闲不死怎么办他沉声说道“陛下有严令,庆国一定要大乱,而陛下认为,陈萍萍那人一定会阴到最后,如果范闲不死。陈萍萍、范建和远在梧州那位前相爷。都不会发疯。”

“庆帝死后。庆国真正厉害的人物,就只剩下长公主李云睿和这三位老家伙。”那人死死地低着头,语速越来越快,“如今庆国内廷太后盯着陈萍萍与范建。让他们无法轻动,可一旦范闲真地出事。只怕庆国皇族也压不下这二人”

“只要南庆真地乱了。最后不论谁胜谁负,对我大齐。都有好处。”那人低着头。说道“庆帝之死。是乱源之一,范闲之死。则会点燃最后那把火。”

“这是锦衣卫的意思,还是陛下地意思”王妃地眼光有些飘忽。

“此事未经卫指挥使之手。全是陛下圣心独裁。陛下虽未明言,但意思清楚。想必也设想过范闲死去。”

“那我大齐究竟看好哪一方获胜”

那人抬起头来,沉默片刻后说道“看好范闲一方获胜,所以范闲必须死。”

“为什么”王妃吃惊问道“即便王爷助他,可是也敌不过叶秦两家地强军。”

“属下不敢妄揣圣心。”那人平静说道“但想来应该是陛下对于陈萍萍有信心。”

“好,即便如陛下所言。范闲死了。京都乱了。最后陈院长借来天兵天将”王妃眉头好看地皱了皱。微嘲说道“长公主一方势败。范闲身后的这些人重新执掌了庆国朝政,那又如何只怕还不如范闲活着如果他们胜了,以范闲与我朝地良好关系。这天下只怕会太平好几十年。”

那人怔怔地望王妃。半晌后说道“公主,难道您真不明白陛下地意思”

“什么意思”王妃微蹙眉头。

那人轻声说道“所有人地眼光都盯着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和范闲可是如果真地乱成一锅粥后王爷手执禁军兵马,加之他向来与范闲交好,陈院长视他如子侄,范尚书伤子之痛怎样看来。王爷地机会最大。”

王妃身子一震,倒吸一口冷气,看着那人地头顶。此时方才明白。远在上京城地皇帝弟弟。竟在心中算着如此阴险可怕地买卖。上京城里地皇帝弟弟,绝不仅仅是想杀死龙椅上地同行。因为一位庆帝死去,另一位庆帝重生,只要庆国国力无损。天下三国间地大势依然没有质的变化。

而如果真地是庆国大皇子继位他娶的是北齐大公主,身上流着东夷城地血液,日后地庆国,还会是如今这个咄咄逼人地庆国吗

王妃扶住了额头,内心深处一片震惊,她不知道自己那位年纪青涩地兄弟,竟然拥有如此深地城府,会在这张罗网之外,绣了如此多合自己心意的花边。

“王爷不会做地。”她抚额叹道。

那人阴沉着脸说道“范闲如果死在长公主手上,王爷大概会对自己的弟弟们绝望,悲伤,有时候是一种能刺激人野心地力量。”

“不行。”王妃忽然抬起头来,坚毅说道“你不明白,陛下也不明白,王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范闲不能死,我不管上京城地计划是什么,但至少范闲地行踪不能从我这里透露出去。”

那人略带怜惜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