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出国留学好不好?(2 / 3)

庆余年 猫腻 4833 字 11个月前

不做个决断,将来只怕都不好嫁人。

看着林婉儿一脸迷糊模样,范闲心疼地捏捏她的脸蛋儿,软软的手感极好。先不考虑这事儿,对她使了个眼色。婉儿会意,知道他们兄妹二人有些事情要讲,于是起身离房。支开了在堂下服侍的下人们。

“知不知道我最欣赏你那一点”范闲自己亲手倒了杯茶给妹妹,笑着说道。

范若若微微偏着头,白玉般地手掌一翻,轻巧无比地将头上的发簪取了下来,松活了一下头皮,轻轻摇了摇头,黑瀑般的秀水一下子泻到了肩头的白衣上。

她伸手指进茶杯里蘸了些茶水,放在自己地眉心上揉了揉,苦恼说道“哥哥,我都快愁死了。你不要再取笑我。”

蘸茶揉眉心以清神宁心,这是范闲的习惯性小动作,如今若若也养成了这个习惯。只是范闲喜欢冰凉的残茶,而若若喜欢温热微烫的新鲜茶水,兄妹二人的差别不大。

“不是打趣你。”范闲叹口气说道“妹妹你实在是很镇定,像今天靖王府里两家大人说着亲事,我装成若无其事已经很困难了。你是当事人,还能面不变,心不跳的。实在了得。”

若若性子清淡,但在涉及自己将来的事情之所以能够保持平静,却是另一个原因,她望着兄长微微一笑说道“哥哥不在家的时候有些慌,哥哥在家就不慌了,一切有哥哥。”

三声哥哥像三座大山压在范闲身上,让这厮休想甩手不管,范闲愁眉苦脸说道“陛下指婚,王爷乐意。父亲高兴,世子虽有些花名,却也是京中最优秀的年轻人,这门亲事想退还真不容易,妹妹这么信我,还真是让我有些压力。”

若若紧抿着双唇,道“反正我全听哥哥的。”

范闲想了想后,很认真地说道“你应该记得司理理这个人吧”

范若若看着哥哥地神情,有些意外地点点头“那个想杀你的女人。”

范闲微笑道“不错,我总觉得她与这世间女子有些不一样,不论她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但是至少她敢于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愿做这次离开北齐上京地那天,我曾经问过她,这是为什么,司理理说,也许是因为她自幼家破人亡,不得已逃亡天下,颠沛流离,所以比一般的世间女子要多走了些路,多经历了些事。”

范若若微微颌首,轻声说道“哥哥曾经说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都是对人生极有益处的事情。”

“不错,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出使北齐。只是读书何时都能着妹妹一片温纯的眸子,温和说道“但是在这世间走走,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人生,却是极难得地事情。尤其是对于你们这些京都的官府小姐来说。”

范若若微微自嘲笑道“除了小时候在澹州住了一年,妹妹这一生,行的最远地也不过是苍山,像哥哥说的雾渡河,北齐人物,草甸风光,自然是没福看了。”

“想看吗”

范若若略有迟疑,片刻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有范闲“毁人不倦”的教导在起作用,所以她和一般的官府小姐大为不同,每每思及哥哥曾经描述过的世间景致与人生百态,她的心便有些蠢蠢欲动。如今的庆国女子,出嫁之前或许还可以在京都四周逛逛,出嫁之后,却是长锁府中,即便出游,也是不得自由,如此禁锢的一生她一想到自己也有可能就这般浑浑噩噩地渡过一生,心中便是老大地不愿意,老大的不甘心。

范闲在心底深处叹息了一声,既然从幼自己便在妹妹的心头开了一扇窗,让她看见了外面的景色,自己就有责任帮她开一扇门,帮助她走出去。

“你与世子成亲之前,我会想办法将你送走。”范闲眯着眼睛说道“一切都在筹划之中,今天看着靖王与父亲的反应,才知道这件事情确实是可行的,而不像我最初自以为的那般不可能。”

若若乃是京都才女,冰雪聪明,马上便猜到了兄长的意思,惊愕万分说道“难道哥哥要我拜入苦荷大师门下”

范闲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脑袋,发尖飘过温柔,笑着说道“终于醒过神来了”

若若张大了嘴,满脸的不可思议与震惊,喃喃半晌之后才组织好言语“这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范闲眉梢一挑,说道“苦荷开山收徒,这是何等大事他既然用了天降祥瑞这招,又不以疆域为限,我妹妹乃出名的才女,作他徒弟是给他面子,他还敢不收”

若若知道这是顽笑话,低着头说道“我不会武功。”

“万道皆相通。”范闲给她打气,“才女嘛,不仅会作诗,学打架也一样快的,苦荷是天一道的大宗师,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范若若忽然抬起头来似笑非笑望着他“那天降祥瑞怎么办”

范闲笑着摇摇头“这事儿交给我来办,世间哪有什么祥瑞,过些天在家里厨房逮条鱼,往里塞个纸条也成。”

范若若的脸上依然带着那淡淡的笑容,逼问道“这事儿只怕是哥哥预先就安排好的吧”

范闲愣了愣,半晌后才苦笑着说出话来“不瞒你,在北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