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她从山上摔下来之前,溪流中是没有鱼的。
别说鱼了,那时候溪流中虽然有水了,可水却很少。
看来是她昏迷这几天,上游某处下了大雨,雨水充沛,溪流的水丰满,这才冲来了一些鱼儿。
正想着这些,宁熹光眼尖的看见一条足有尺把长的鱼,她一把掐住,捞起来。
小幺这次高兴的握着拳头原地蹦了很高,“太好了,太好了,大姐捞到一条大鱼。好大好大,这条鱼够咱们吃好几天了。”
宁熹光没有告诉小幺,他的想法太天真。
他口中的“大鱼”,其实还没成年,且小呢。估计他自己吃都不够吃。
但她不想打击这小孩儿,就附和他说,“就是,有了这条鱼,咱们这几天都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捉了这条“大鱼”,小幺也不“恋战”,催促宁熹光赶紧回家。
一条桶装了小鱼,另一桶装满水,宁熹光轻轻松松拎起,带着小幺回家了。
到家后拿个木盆出来,将木桶中的小鱼都倒进去,让小幺看着鱼玩,她自己又跑出去打了两桶水来。
等宁熹光烧好水,把冷热水搀兑好,端进房里后,就嘱咐小幺说,“小幺在院子里玩会儿,大姐擦擦身子就出来。等会儿给小幺做鱼汤。”
小幺响亮的答应了。
宁熹光关好门,去找换洗衣裳。
这个家穷的叮当响,自然没钱给他们买新衣裳。
宁熹光穿的衣裳,是宁母的旧衣改制的。衣服很宽大,一件缝缝补补能穿好几年。即便这样,她的衣裳总共也就两身。
打开这个家唯一的一件家具床头的木箱子,从中取出一套灰褐色的长衣长裤,摆在床头,宁熹光从空间扣中取出一条新毛巾,开始擦身。
想要洗澡根本就不现实,因为家里没有浴桶,而茅草房里又太潮湿。
以现在的条件,也只能简单擦擦身子了事。
就这空间扣中的香皂之类的沐浴用品,宁熹光也不敢用,怕露馅。
只擦身子还是很快了,宁熹光很快就把自己收拾的干净整洁。
锅里还有半锅热水,放在哪儿凉了可惜,宁熹光就又找出小幺的换洗衣物,开门后对在门外玩耍的小幺说,“小幺去厨房,大姐给你洗洗澡。”
厨房里烧着火,暖和的很,且地方大,把瘦小的小幺放木盆里给他洗洗澡正好。
小幺又高兴的蹦了起来,连声应好。
宁熹光见他兴奋的模样,也忍不住笑了。
小家伙太容易满足,一点点小事都能让他兴奋好久,委实好养的很。
而他又很懂事可爱,这就难怪几个兄姐对他都非常疼爱了。
宁熹光给小幺洗刷干净,换上干净衣裳,才拿着俩人换下的脏衣服,以及之前被她吐脏的床单被罩,去小溪边洗衣服。
这次她一出门,就碰见一个拄拐的老太太,正朝他们家门口走来。
老太太见她出来了,手中还拿着满满当当衣裳床单,一副要去洗刷的模样,又是高兴又是责备。
高兴她当真从老天爷手里挣了条命回来,却忍不住责备说,“你这丫头,知道你是个勤快的,可你上午才刚刚醒来,那么着急忙活做什么快先把衣裳都放回去,等身子好了再洗不迟。可别再累坏了,落下病根,那到时候就麻烦了。赶紧听话,回屋躺着去吧,啊。”
宁熹光看了老太太一会儿,才认出这是王叔的老母亲,村里人一般都称呼她老王奶奶。
王是外姓,老王叔早年就是从外边搬来的。因为他多少会些医术,很受村人欢迎,就顺利的在柳树屯扎了根。
当年老王叔给宁老实一些药草,给宁父治腿,可惜宁父的腿最后还是瘸了。这事儿虽然不是老王叔的错,老王叔却颇为自责,觉得是自己的医术不到家,这才耽搁了宁父。
为此,老王叔对宁父一直很关照。
宁家这几个孩子从小到大生病吃药,老王叔从没收过一分钱。
直到老王叔死了,他儿子王叔又成了村里的赤脚大夫,同样对宁熹光一家格外照顾。
老王奶奶更是,她心本就良善,在宁父宁母去世后,因为可怜四个孩子,常常在袖筒里装一个野菜团子,一个鸡蛋,或是一粒糖,一块糕点,偷偷摸摸塞给宁熹光,让他们姐弟几个分着吃。
不用说,这都是从老王奶奶嘴里省下来的。
王叔的媳妇有些泼辣厉害,还有些小气,她能占别人便宜,却绝不允许别人沾她一点光。
有这样一个厉害媳妇,老王奶奶的日子也不算多好过。
可老人家心善,尽管自己的日子也过的差强人意,还是尽她自己的力量照顾他们。
果然,说完这几句话,就见老王奶奶从袖筒里拿出多半个玉米饼子,以绝对不附和她老迈年纪的速度,快速塞到宁熹光手里。
“好孩子,拿回家去吃。奶奶没别的东西给你,这个饼子你拿回去填填肚子,可别再饿坏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