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思量着,台盏这种酒器,在五代到北宋,往往和梅瓶、执壶、温碗一起成套使用。梅瓶这个称呼是明代才有,宋代还叫经瓶;饮酒时,会先将经瓶里的酒倒入执壶,然后将执壶放入温碗,以热水烫酒;烫好后再倒入台盏的杯中饮用。
五代到北宋的越窑,的确也出现这样成套的东西。而且当时越窑青瓷的颜色,也的确有过不同于一般越窑的颜色。
所以,如果年份能判定,定性为越窑,似乎也能说得通。
但,在余耀这儿不通
特别是余耀反复审视这件台盏的造型线条之后。
忽而,他想起了另一件东西
火字口在鬼眼门秘藏中的梅瓶。
钟毓手里的是黑白图,只有梅瓶的造型,没有釉色。当时余耀猜测,能让火字口放进秘藏的东西,必是极品,所以他想到了柴窑
柴窑从无实物传世,关于釉色,也只能靠着“雨过天青云破”的想象。
不过,余耀之所以想起柴窑梅瓶,恰恰也不是因为颜色,而是造型线条。现在,梅瓶图稿和这台盏的图片,让他有了一种契合的感觉。
余耀迅速灭了烟头,拿起手机就给才持璜打了过去。
“我刚要出门,你这就打回来了”
“你在港岛,能不能帮忙打听下一件东西,就是编号c75的青瓷台盏”1515602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