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让记者吃惊的庞大叙事(1 / 2)

第39章

孙希希摇摇头,没多想,指着办公室外墙的黑板说道“这个外墙最初就是由我们妇联办设计的。你看,它非常平整,意味着男女平等和公平公正;黑板上方的飘扬国旗,代表我们的工作要紧跟红旗走;颜色是深血红色的,代表我辈时刻铭记红旗的颜色,是由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她说“黑板本体被漆成一片平地上矗立的高楼群,代表妇联工作将成系统、成组织地开展。每一栋楼都代表一项具体工作,比如这栋是扫盲工作,这栋是妇女互助会,这栋是妇女权益工作,这栋是妇女扶贫”

记者们其实一早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甘谷驿公社外墙的与众不同。

别的公社外墙,大多用油漆、粉笔或毛笔写满了各种颜色、各种字体的标语。

什么“赶英超美”啊,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之类的。

看上去就有种说不出的乱

可甘谷驿的公社外墙却被打磨得细致平整,又很有一种经过统一设计的整体美。

看起来好看就算了,上面还有各项工作安排、工作进度和相关宣传。任何人一来,扫一眼,马上就会觉得哟,这个公社的干部们为群众做了不少事啊

“高楼”底部作为“平地”的那部分黑板,还被过往路人或孩子们当作了练字本。

大家想练字了就去写几笔,写完再用旁边放的黑板擦好好擦干净就是。

扫盲实用性特别强

他们本来还在想,这到底是谁的奇思妙想,没想到就是眼前这位漂亮女干事设计的

而且每样设计,竟都还有其深刻的寓义。

这就有点厉害了

因为时间尚早,扫盲班还未开课,孙希希就带他们去学员家里转。

每位学员家里的每一样日常用品,都拿小纸片写好了名称贴在上面,方便他们时看时记。

她还给记者们介绍“我们的教学,是采取兴趣教学法的。比如一封家书、一首歌、一句标语,只要是大家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扫盲班的学员还是头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禁不住内心的激荡,马上就给记者炫了一段翻身农奴把歌唱

唱完又是一首社会主义好

嚯,很有教育意义嘛。

记者兴致勃勃问“歌里的字,你们都会写吗”

学员“那可不都会老师教唱完一段,我们得把字全学会,她才肯教下一段。”

当场摇头晃脑地边唱,边用树枝在地上默写歌词。

记者们赞赏地点头评论,还笑着说“你这唱歌的劲头挺大嘛。”

学员就照着孙希希事先给的词儿,说道“解放前、解放后大不同嘛歌里不都唱了咱现在是翻身农奴,是为自己干活的。干累了唱一唱,马上就记起来了,现在流的每一滴汗,那都是秋天落到嘴里的每一粒粮那还不来劲儿”

说自己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咯喃一段社会主义好才起。

记者们越发惊叹起来,跟孙希希说“你们这个妇联办还真是个宝,越挖越有内容。”

就这些内容,主编给的那个小“豆腐块”版面根本不够呀

她又带他们去纺织班。

当那一抹深沉如血,让人眼睛根本挪不开的红布出现在眼前时,所有人的视觉都被震憾到了

孙希希适时介绍“这是我们跟市博物馆共同推出的清乾ong祭红釉瓷盘联名款布匹。它的姐妹款清康xi青花山水纹罐款,在县特别商店上柜不到半分钟,就被苏国高级工程师买走,并大获好评。”

她说“他们反映,咱们国家轻工业发展滞后,到这边最头痛的,就是买不到合适的织物和成衣。”

“但在他们看到青花山水纹罐款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四大文明古国之首的华国竟暗藏着这么巨大的惊喜青花款布匹的技法之古典繁复、之重工,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么一说,把记者们的爱国情怀也激发起来了,哈哈笑道“咱们国家的审美,唐宋时期就已经登峰造极,他们斯拉夫人怎么跟我们比”

再听到纺织班已凭这手技术实现集体脱贫,还成了公社缴税大户,那下巴都差点惊掉了

孙希希不仅介绍自己的政绩,她还跟他们介绍陈芳她们的独特手艺,以及她们是如何发扬女性坚韧不拔的精神来改变生活的。

市报记者首先醒过神来,他仔细思考后,审慎地对孙希希说“我发现你们工作确实做得好。不说别的,单就这个纺织班,她们每个人加入纺织班前和加入后,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精神上的成长和物质生活的提升。”

他说“光这个,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半边天专题系列了。”

但主编给的版块,根本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叙事结构。

他得回去争取

他有预感,这将成为他记者史上一篇响当当的,能被同行都记住的系列报道

他于是跟孙希希约好,要在准备充分后再度来甘谷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