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茶是谭二娘亲自上的,要说起来,她开始还有些犹豫,毕竟两人头回遇到时,并不十分愉快。
还是祖母劝道“或许这就是你们的缘份不一定。
难得这回,家里人也都一致中意,你爹娘也未同以往一样意见相佐。
前次之事,沈娘子已经代弟弟告罪过了,只是那几日你不开颜,祖母没同你说。
刚才在菜园子里,我与你娘可是看到了,那孩子在你要上前时,总是抢先一步把活儿给干好了。”
谭二娘想到刚刚移栽之时,每每她要去拿辣椒苗种下,都被那人恰好截去栽好。
又想到上回偶遇,那时他分明是刚刚睡醒,哪像这次这般,一身葛布短褐周周正正,头发也专门打理的油光水滑。
再加上个头高人白净,朝那一站,精气神十足。
难得的是,分明是认出了自己,却没有在人前叫破给自己难堪。
她心下就同意了七八分,又听得祖母道“你幼时,你爹差点给你定下娃娃亲。
年前的那个童生,他也满意的不行,这次被人哄的又差点给你直接许了人。
二娘,爷奶老了,总不顾不上你的时间,哪天你爹再犯了糊涂,不见得我们能及时发现。”
谭二娘心下一凛,别人嫁不嫁书生秀才她不管,她是不会嫁的。
从小,祖母和娘就为家里三个书生殚精竭虑,大嫂进门,也是一心为大哥操持,都没有自己的丁点时间。
她不羡慕那风光,就想找个人踏实过日子,农活儿,她从小也是跟着娘做贯了的。
所以,谭二娘在祖父喊上茶时,亲自端了托盘送上,见到沈二郎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后,她长长松了一囗气。
向后缩头时,正好沈笑瞄见了。
谭大嫂这边轻笑,悄声道“妥了。等着他家上门提亲吧。”
“祖母,大嫂笑话我。”谭二娘转身就告状。
涂氏面带笑容,心下总算安定下来了。
这边厢,谭秀才满意的点头,说要留沈志兄妹晚食,两人自然是推却一番告辞而去。
待他们离开之后,谭秀才儿子道“爹,真让二娘嫁过去吗
我问过娘子了,他们家只有两个宅院,其中一个还要陪嫁给刚刚的小姑娘。”
“沈家买了新砖瓦,大郎娘和你说了吧”谭秀才抬眼看儿子。
他儿颌自,道“也不知道沈家何时会盖起来”
谭秀才哼了一声,道“既然买了,那定是今年会盖。”
沈志和沈笑回到了大姐家里,心里还在想那抹倩影,她真好看。
沈悦打见他自己傻笑,拍他一下道“上回我说给你说亲,你还说没有看上人家。”
沈笑瞪大眼睛,围着二哥转两圈“二哥,你不老实呀。”
“我哪有。”沈志立刻反驳,道“大姐,你上回分明就是在试探我,哪有一点儿说亲的意思。”
“啧啧啧,二郎啊二郎。”沈悦一个劲儿的打趣弟弟。
管氏笑道“行了行了,人家姑娘相中你了吗二郎”
沈志翘起嘴角,“娘,我喝了她上的青茶。”
“恭喜了亲家。”郭氏也为他们高兴,“这挑个日子来提亲吧。”
管氏颌首,“我这就去请官媒。”
说请就请,辞别了许家,管氏带着沈笑两个寻了官媒。
不论是乡里的媒人还是官媒婆,最喜欢这种两家说合过,只是走个过场的媒灼。
无他,省事,还挣钱。
这不,管氏当下就给了齐媒婆几钱银子,与人家议定,明天上谭秀才家去。
沈笑看二哥一路兴奋的不行,她和伯娘无奈的对视。
生怕他一个高兴把车赶沟里去,出了城门,就道“二哥,我来赶车,你陪伯娘坐车。”
沈志挥鞭的动作一滞,他停下骡车,转头看向管氏,“娘,车赶太快了吗”
“让七两赶车吧。”管氏招招手,让他坐上来。
道“二郎,明天咱们请了陶舅老爷一起去,你今天回去,可要好好谢谢人家。
娘没有想到,这门亲事真的成了。”
她忍不住笑道“那谭二娘子,娘也是知道的,从小跟着她娘回老宅打理田地不说,还经常在绣坊里帮忙。
和你大嫂一样,都是能干的姑娘。”
沈笑慢慢悠悠赶着车,道“伯娘,她还回乡间种地呀
她家的那个绣坊,生意也不错的。”
管氏叹道“住在县城里的,不都是富户。
你大姐家不也得自己种田吗”她曾听到过谭家一些陈年旧事,可这些事早已过去,没必要和孩子们说那么多。
沈笑倒是同意伯娘说的,别看县城不大,那也分了好几个区域。
最热闹的南北大街贯穿县城,东西两片多是富户士绅的宅地,而南城门这一片儿,多是平民百姓所居。
照沈笑来看,与大姐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