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杆兵。
两者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别看跟建虏大战了一场。
已是精疲力尽。
兵力也受损严重。
但莫忘了。
陈原宏可映照了华佗的能力,战后就是一道仁心三千投下。
戚家军。
白杆兵。
全都身体恢复到巅峰。
甚至本来必死的四百伤员。
如今已是生龙活虎。
陈策手下增加到一千四百。
吞噬了建虏的十几万战器。
战器也得到极大增强。
朱万良虽然有三万多兵马。
但真要是跟陈策对战。
即使吕布等人不出手,也未必是戚家军、白杆兵的对手。
戚继光的车阵名声不显。
实为古代步骑阵型的巅峰。
经过建虏入关后的遮掩。
世人都错误以为。
建虏是靠骑射取天下。
而实际上。
建虏模仿车阵,构建了楯车这种利器,它才是建虏夺取天下的真正秘密。
建虏的楯车加上长矛。
基本就是车阵的翻版。
同样兵力的情况下。
双方在旷野交锋。
重骑也撞不开戚家军车阵。
戚家军弃鸳鸯阵不用。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戚继光后期开创的车阵,才是真正的步阵巅峰。
完全可以步骑通杀。
在古代的战争环境下。
戚继光的车阵近乎完美。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缺点。
就是车阵的进攻能力较弱。
建虏的楯车改进了这一点。
楯车基本就是进攻型车阵。
专门针对车阵开创,可以发挥建虏的弓箭优势。
建虏后期须要大量仆从军。
就是因为楯车须要炮灰。
才可以跟车阵拼消耗。
浑河大战。
最后的戚家军灭亡。
建虏也学会了车阵。
并在这基础上,开发出楯车这一利器,这加速了明的灭亡。
这都是历史的转折点。
另一个转折点就是三顺王。
建虏得到三顺王投靠。
从而获得了火炮技术。
明军的车阵威力大减。
而建虏的楯车却由于机动强,仍然可以发挥全部作用。
明王朝在正面战场。
完全落在下风。
基本上再也打不过建虏。
只能困守城池直到灭亡。
靠城池。
宋朝守不住江山。
明朝只是再重复一次罢了。
由此可见。
戚继光的车阵就是关键。
明军如果保住车阵优势,压根不会有亡国之祸。
建虏的人口毕竟有限。
明军用车阵拼消耗。
也可以耗死建虏。
可惜。
浑河大战。
白杆兵。
戚家军。
打出了一个不错的开局。
袁应泰见死不救。
在任上又不听良言相劝。
忽视建虏的军事威胁。
不做任何军事准备。
连续丢了沈阳城、辽阳城。
让建虏获得了大量人口,间接葬送了明王朝。
明王朝的灭亡。
非一朝一夕。
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形成的。
陈原宏摇摇头。
虽然是万衍来朝的提示。
但袁应泰、朱万良等人,确实罪该万死。
陈策登上车阵的战车。
探身向外一看。
只见车阵之外。
朱万良、姜弼来得匆忙。
两人连火炮都没有带。
只率领六千辽东铁骑前来。
眼见戚家军车阵严整。
一副如临大敌的表现。
朱万良见到陈策就怒道,“陈总兵这是何意我们奉了督师大人的军令,前来救援。
还不快快开阵”
“哦”
陈策冷笑道,“在我等血战建虏之时,不见督师的援兵。这大战刚刚结束,援兵倒是前来。
我想问,你们救援谁”
陈策说完。
戚家军。
白杆兵。
全都愤怒看着阵外。
但是。
众人低估了对方的无耻。
朱万良冷笑道,“看来,陈总兵是想违抗督师的命令”
“你准备拿走建虏的头盔”陈策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