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的时候,当听到后面的嗵嗵的机炮声音的时候,德罗巴心中知道不妙,他两腿并拢,然后就要拉动拉环。
但是这一瞬间,他犹豫了一下。
自己能活着出去吗
在二战之前,战机是没有自动救生设备的,飞行员在上飞机之前,都是背着伞包的,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飞行员需要自行爬出座舱,跳离飞机并开伞降落。
这几乎是高难度的了,毕竟一旦遇到情况,那几乎就是飞机被击中,冒着浓烟之类的,想要跳下来是需要本事的。
所以,后来随着飞机速度的加快,设计师们设计了全封闭的座舱盖,但是飞行员却都喜欢开着座舱盖作战,一旦有情况,飞行员就会把飞机倒扣过来,然后两腿一蹬,借助地球的吸引力,就能直接从座舱里面掉下来了。
只要飞机还能操作,他们就能如此地逃生。
但是,也有的飞机设计师脑残地设计如同汽车车门一样的舱门,从侧面进入,似乎是方便飞行员上下,但是,紧急情况下逃生就更难了,飞行员们望着这种飞机,那是骂声不绝。
只不过很快,这个办法也很快就行不通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战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飞行员自行出舱时面临的迎面气流速度也随着提高。飞机到了600公里时速时,飞行员靠自身体力,已经难以克服迎面气流出舱。
就算好不容易出舱了,也容易在离机时被高速气流刮到机尾,因而碰到尾翼或平尾。这时候的翼面,如同大刀,足可以把飞行员劈成两半。
不用说后世的喷气机了,就是二战时的螺旋桨飞机,也有很多飞行员就是这样死于非命的。统计表明,当空速大于360公里时,飞行员自行出舱跳伞的存活率仅约2。
要知道,到了二战后期,几乎所有的飞机速度都能超过500了。
在任何一个国家,飞行员都是极其宝贵的战斗资产,因此对航空自动救生设备的需求日益高涨,弹射座椅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首先发明弹射座椅的当然是德国,毕竟当时德国的科技先进,而且已经搞出来了喷气机,速度那么快,没有个弹射座椅,简直就没有逃生的可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弹射座椅的进步也很快,比如到现在,苏联最大名鼎鼎的k36弹射座椅也已经出来了,这种弹射座椅几乎满足整个飞行包线下的救生能力,在后世,也挽救过很多的飞行员的生命,多次在航展上精彩表现。
但是,这种先进的弹射座椅,那是给米格29和苏27准备的,苏联自用的米格25都没有,出口型的就更没有了。
米格25装备的,仅仅是和米格21相同的k1弹射座椅这款弹射座椅,也就是个有无的问题,米格21的飞行员都知道,如果真的用上了它,能否救命就只有天知道了。
而现在,用在米格25上,限制就更多,现在自己的高度是在两万五上,它能救自己一命吗
成功地弹射出去,那就是第一个难关,而在弹射出去之后,活下来就是第二个难关了。
下面是什么
下面都是高山啊
山峰陡峭,满是积雪,整个都是无人区,他跳下去,不用担心被俘虏,很多地方都是没有路的,守军搜索很慢,他要担心的是自己怎么走回去
他即使活着下去,最大的可能也是会被活活冻死,饿死在下面。
所以,德罗巴是犹豫的,而就在他犹豫的时候,就从座舱的后视镜上看到了滚滚的火苗蹿过来了。整个后机身已经燃烧起来
于是,德罗巴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先别管弹射出去如何,现在不弹射,他肯定就被烧死在这里了。
于是,德罗巴将两脚从方向舵上收回来,缩到弹射座椅的脚蹬上,两腿并拢,然后狠狠地拉动了两腿之间的弹射拉环。
接着,屁股上就传来了巨大的推力,他的整个身体都在迅速地向上飞,在砰砰的射盖枪穿透座舱盖的瞬间,他的弹射座椅已经推动着他的身体,向上蹿了。
弹射座椅点火的时候,巨大的过载会让人欲仙欲死,一些飞行员就是因为弹射中伤了脊柱,再也不能飞行了,德罗巴几乎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在巨大的过载中有种昏阙的感觉。
两万五千米的高度,温度在零下几十度上,在米格25战机的座舱中是很暖和的,三倍音速下,座舱内就如同蒸笼一般,而现在,外面顿时的骤冷,让德罗巴的身体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全包围的头盔,让德罗巴的面部不会受到迎面吹来的高空气流,米格25战机在向下掉,他的座椅在向上飞,按说他是能够和战机错开的。
但是,这个弹射座椅让他失望了。
这种弹射座椅,在高度一万米以上,就不怎么灵验了,而现在,高度足足两万五,当它弹射出来的时候,姿态就无法保持住了,突然间,它居然一个翻滚,开始向后飞了
如果是k36座椅,坐在上面,安全感是十足的,但是现在的这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