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王朝秦川郡汉阳城
“什么太子错谋逆逼死天启圣皇晋王衍继任大统尊号天命圣皇”
秦王行宫之中,当这一震撼消息被秦王殿下亲口公布之时,在场之人无不惊骇莫名,心中震惊无比
只因这一从京城之中急速传递而来的重磅消息,实在是太过于惊世骇俗,令人不敢置信
这短短的一道密信,所包含的内容与信息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
令在坐之人无不为之动容,脑海中思绪万千,久久难以平静
“这太子错备受天启圣皇喜爱,更是被早早立为东宫储君何至于、何至于”
原本身为骊人的魏鞅闻听此言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难以置信
毕竟按照常理推测来说,本就身为东宫储君的太子错,根本就无须背负谋逆弑君之名,便可堂而皇之的登上至尊圣位
更何况天启圣皇近年来病重在榻,随时便有可能驾崩而去,届时自可以名正言顺的登基称皇
是以,却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出太子错谋逆弑君的动机何在啊
难不成,太子错竟性急至此
即便被立东宫太子十余年之久都未曾按捺不住,偏偏在天启圣皇即将病危离世之时举兵谋逆
对于此等结论,魏鞅却是如何也全然不信的
“是啊,若以常理推断太子错不应兵行险招,犯此大错啊”
位于右手位的军师诸葛暗,在此时也不禁皱眉而道。
显然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此间因由何在。
而别说他们二人多智近妖,根本不可能会相信这等错漏百出的可笑结论。
即便是在场的其余人等,却也是不信太子错举兵谋逆,弑君弑父这等无稽之谈
“呵呵据密信所言,是晋王衍在骊山狩猎之时,偶猎麋鹿,刨腹之后发现一藏石,上刻大骊兴,魏衍王的天命神石”
赵政苦笑着连连摆手,显然对于这一桥段,莫名的有些熟悉之感。
似乎在他的记忆之中,在后世的大秦末年,便有一位名叫陈胜的家伙,耍了这么一出鱼腹藏书的把戏
“而太子错则是忌惮于此等天命神石,担心天启圣皇会因此而传位于晋王衍,故而便行此险招,逼宫篡位”
赵政话音刚落,却只听大殿之中,瞬时便响起了阵阵哄笑之声。
显然这等所谓的天降神异之说,或许愚民尚可凑活,但若想让在座这些秦国最为聪明的一群人相信这等鬼话
那可就真是有些太过勉强了
很明显,大骊王朝这一对外的官方口径,无论如何也是坐不住脚,终究要令世人议论评说的。
但不论世人信与不信,逆贼太子错已然伏尸身亡,与之相关的人物更是被赶尽杀绝,诛尽九族
而拼死护驾,居功至伟的晋王衍,则在国相兼内阁首辅大元帅敖湃的鼎力支持之下,力排众议,登上了至高无上的至尊圣位
不论世人如何议论纷纷,这一既定事实
却也是任何人都无力改变的
至于天启圣皇其余皇子,早已被分封至四处个郡的其他藩王,面对有着大骊军国第一人敖湃支持的晋王衍,却也是根本就没有丝毫威胁,能够与其争夺圣皇大位
在晋王衍与敖湃的血腥镇压之下,杀了一批又一批所谓的忠良之士后。
整个大骊朝野上下,终究是被杀怕了
所谓的伦理道德,礼仪古法,在强权刀兵面前,显得是那般可笑而又无力
无论世人信与不信,在经过震惊九州的煊赫门事变之后,大骊王朝俨然一夜倾覆,彻底换天
而靠着平乱破逆登基上位的新任大骊国君天命圣皇,又将会对整个天下大势,造成多么剧烈的波及与影响
无数人震惊于大骊的一夜变天,却都对于这一问题,一时间手足无措,乃至于难以作答
“我王臣提议即刻派遣密探,深入大骊国中及时传递消息以防贻误军情”
正在此时,国相魏鞅骤然出列,却是跪于大殿之中,出声提议而道。
但此言一出,却是令赵政当即一怔,顿时便有些不明所以般问询而道。
“呃天机此言却是何意啊那大骊换天,却又与我秦国何干”
一时之间,莫说是秦王殿下不解其意,就连殿中其余重臣也都尽皆望向国相,不明白国相大人所言军情又是何意
倒是军师诸葛暗闻听此言,不禁缓缓拂须,面上露出若有所思之意。
“回禀我王,大骊替任圣皇虽暂时与我秦国无关,然晋王衍此人,深于城府,隐忍至今一朝得势之后,更是自命为天命圣皇”
魏鞅拱手作揖,面色肃穆般郑重而道。
“所谓天命圣皇,便可知其染指九州,吞并八荒之狼子野心且大骊国相敖湃此人,更是大骊国中最为主战的鹰派代表他能够支持晋王衍上位,必是晋王衍与其政论不谋而合,故而才能够一拍即合,联手策划了此等震惊九州之煊赫门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