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变法之策”
赵谦闻听此言,顿时眼前一亮,当即便忍不住又坐回原位。
而后一脸期待的望向魏鞅,显然对于他接下来所言变法之策,心中极为好奇。
毕竟秦国未来兴盛之基,可就蕴藏在魏鞅接下来所言的变法之策中
此时此刻,就连秦王赵政也是兴致勃勃的望向魏鞅,但却仍略显疑惑般迟疑问道。
“这天机初至秦川,便已足以给出变法图强之策了么”
原本在赵政的设想之中,应当再缓些时日,待魏鞅更好的了解秦国上下的具体情况之后,这才会针对性的给出变法之策。
毕竟变法图强,不能为了变法而变法,而是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再图变法。
如此,才能够对症下药,才能够有的放矢,最终得以变法图强
故而,赵政在下旨册封魏鞅为秦国国相之后,并未着急追问他究竟该如何变法为好。
而是准备等魏鞅更好的了解秦国之后,再行商议此事。
却不料,今日魏鞅却突然主动开口,竟是内心之中,俨然已有了适合于秦国国情的变法之策
但也正因如此,令赵政心中不由悄悄打个问号。
魏鞅这才刚刚来到秦国多长时间啊,如何就能够这般快速想出对策呢
毕竟变法可不是请客吃饭,一拍脑袋就能够简单决定的事啊
“回禀我王,臣却要小小纠正一番臣并非初至秦川,而只是初至汉阳而已”
魏鞅闻听秦王殿下垂询,当即便转过身来拱手而道。
“若果真算起来,臣当初从虎牢关入秦至今应当有两月有余了吧”
此言一出,顿令赵政与赵谦面色一滞,而后下意识相视一眼。
毕竟当初他们俩为了找寻魏鞅,可是专程奔至虎牢关去了一趟啊
如今却听魏鞅所言,他早在两个月前便已经通过虎牢关进入秦国境内。
那这岂不就是表明
自己二人正好与魏鞅错肩而过
“入秦之后,臣途径虎牢、秦龙两大边关要塞,又亲踏我秦国二十余县一路以来,感及民生,探察民情不敢说对我秦国上下已然了如指掌,但若说胸有成竹却也是毫不夸言”
伴随着魏鞅的娓娓而谈,赵政与赵谦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一直都没有得到魏鞅的消息,原来魏鞅入秦之后并未曾直接奔赴国都汉阳投效秦王,而是先行察访民间,亲身去了解秦国百姓的贫瘠苦乐
直至做到心中有数之后,这才选择进入汉阳,而后便直入寅时学宫之中,静候秦王殿下的归来。
在相通此间关节之后,赵政却是对于魏鞅是否足够了解秦国再无任何怀疑
甚至于他严重怀疑自己这个秦国国君,都没有魏鞅了解的秦国更为具体,也更加真实
毕竟他可极少亲赴民间体察民情,对于自己的治下之民更是知之甚少,仅仅停留在郡府报来的卷宗之上而已
可魏鞅,却是用自己的双脚,踏遍了秦国近半国土,以一种最为朴实也最为有效的方式,极为深入的去了解一个真正的秦国
那么在这等前提之下,魏鞅接下来所提的变法图强之策,却也就更为令人期待
究竟,会是如何了
“在结合臣对于秦国上下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臣便斗胆为我秦国初拟了十条变法之策”
魏鞅傲然挺立于大殿之中,向着秦王殿下正式公开了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变法之策
这一刻,他的内心中罕见的有些激动起来
只因他毕生所学终于将有了足以让自己放开手脚的施展舞台
“这却不知是哪十条变法之策”
一开口就是足足十条变法之策,这可真真是吓了赵政一跳
难不成这魏鞅脑子里的奇思怪想还真就是这般随手拈来吗
“其一施行依法治国、有法可依的法制治国观念”
魏鞅豁然间伸出一指,几乎不假思索般直言而道
显然,这整整十条变法之策,早已在他心中酝酿激荡已久,根本就无须一字一书,随时便可张口就来
“故,我秦国应当修订、颁布秦法典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皆受制于法律所限但有违法,无论尊贵卑贱,尽皆依法相惩”
言及此处,尚不等秦王殿下开口,魏鞅便慷慨激昂般补充而道
“若人人有法可依,人人遵纪守法则我秦国政令,自当畅行无阻则我秦国上下,自当万众一心”
言罢,魏鞅更是不禁当场伏地而跪,面有动情般感慨而道
“我王依法治国,此乃变法之基人治终究难免疏漏惟有法治才可奠定我大秦万世不移之基啊”
赵政此时此刻是真的呆了
他恍然间,似乎回到了未来的21世纪一般
毕竟在那个时代,才开始真正的普及依法治国的法制概念啊
而如今,他却从魏鞅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