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都是会被奉为座上宾的啊
闻名于世的名儒宗师,前往郡国一处学宫任教
这还真算是有些屈尊了啊。
不过那店家倒也是急性子,就在魏鞅都还在心中揣测之时,他便已经急不可耐般的抢先而道
“那可是大乾第一名儒南阳经神左玄”
“什么南阳经神左老先生”
魏鞅顿然大惊,却还真真是未曾想到,竟会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前辈
须知这位号称南阳经神的左老先生,若非要为当世名儒排个位次名列的话,那也完全是能够排进前三位的儒道宗师啊
如此大儒宗师,竟屈尊前往秦国寅时学宫任教
这
一时之间,魏鞅对于这座由秦王殿下亲指,由大儒宗师左玄任教的寅时学宫,可真真是大感好奇起来。
“不错正是南阳经神左玄左老先生”
那店家面露骄傲神色,仿佛对于秦国学宫能够有此等大儒任教,感到极为自豪一般。
“这以左老先生之尊,何以、何以”
魏鞅一时之间,可还真真是有些想不明白
即便远在大骊国中,但也早有听闻左玄左老先生之生平事迹
据说他出身寒门,却一心向学,最终辗转反侧,历经艰辛才来到儒道圣地临安城拜师求学
最终学有所成,并在临安一鸣惊人,成为学冠九州的当世名儒
而后却激流勇退,选择回到了自己的祖地南阳郡,在祖地颐养天年,教书育人。
据说大乾立国之时,太极圣皇曾亲下御旨,想要召左老先生入朝为官,执掌大乾教化大业,却都被左老先生一言婉拒。
可如今却怎的会来到这小小秦国之中,堪为任教呢
“哈哈左老先生不也是受我们秦王殿下的仁德感召,这才会主动投效嘛”
店家一口一个我们秦王殿下,俨然已是将自己视为秦国子民一般看待
“哎对了这位先生你若是果真有所抱负,便去那寅时学宫只要你真有才学就一定能在我秦国出人头地,崭露头角”
哈哈笑完之后,那店家却还不忘继续出言相劝,让他直入学宫之中好搏个前途似锦
“害此言却是说笑了,入学宫也不过是继续深造而已,或许学识还可增进一二,但若说什么出人头地”
言及此处,魏鞅不禁轻笑摇首,不以为然而道。
“怕还是有些言过其实了吧”
“呃先生此言,却是何意啊”
那店家顿感迷惑,却是对于此言颇为不解。
“若想出人头地,非入仕为官不可然放眼天下九州,想要入仕为官,又非察举推荐不可故而学宫之中,又何谈出人头地之语呢”
魏鞅只以为这店家说不懂察举制为何物,当下便耐着性子解释而道。
“哈哈先生却是说笑了,在下虽大字不识几个,但成日里走南闯北,如何会连察举选官制都不甚清楚呢”
那店家闻言之后当即大笑不止,却是连连摆手而道。
“哦那店家此言却是何意啊”
这下可就轮到魏鞅有些大感不解了。
既然这店家知道若想入仕为官,非一郡之守察举推荐不可,却又为何会说去那寅时学宫,便可出人头地,崭露头角呢
“先生有所不知啊天下九州皆推行察举制,然我秦国有秦王殿下,却是废除察举制而另行设立科举制”
那店家言及此处,面色的自豪之色更是尤甚。
且满面充斥着满满骄傲神情之外,更是隐隐间有些希冀与期盼
须知这科举制,对于他这等大字不识几个都庶民来说,自是无关紧要,并无多大干系。
但对他无用,却并不代表对他的子孙后代无用啊
若是能够将他的儿子孙子,也送入那寅时学宫求学问道,那假以时日
或许他们家,还能够出一位官老爷却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啊
而这等足以改变整个家族命运得机会,更是促使这位店家,欲要举家搬迁至秦国的原因之一
毕竟科举制,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实则是千载难逢,从未有过的
只要努力就能够改变命运的绝好机会啊
“什么废察举而立科举这所谓的科举制却又是如何啊”
魏鞅当下大惊,连忙追问而道
他自认为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但对于这所谓的科举制度,却还真真是首次听闻啊
更何况,察举制是为古制,又岂是说废便废
“科举制”
沉浸在对于日后生活美好幻想之中的店家顿时惊醒过来,下意识重复一遍之后,当即解释而道。
“不以出身而囿,只以才学而论这便是我秦国科举制也”
此言一出,魏鞅顿然失神,久久难以自语
“人丁之兴,是为国本
然秦王其人,费尽心机,使尽手段,诱我大骊之民转投弱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