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
凌晨,冯恢忽然醒来,却没起身,而是默默听着外面的动静。
外面并无异常。
过了一会,他披着衣服起身,点起蜡烛,然后就着烛光写信。
虽然昨天才写了一封信,让人带回楚国,但现在,他还是想写。
信是写给家人的,他家人在鄱阳,日子过得无忧无虑,独独缺了他这个儿子、良人、父亲在身边。
每逢佳节,独在长安的冯恢,总会想此时此刻家人们在做什么,并提前写好信,通过特定的“渠道”,把信送回遥远的家乡。
他在长安多年,口音已经完全变了,说话带着关中口音。
只要他不想,别人就无法从他口中听出丝毫鄱阳口音来。
冯恢的口音变化很大,但家乡的变化更很大,虽然家人的来信里,描述了鄱阳城的变化,但他很想亲眼看看,自幼生长的家乡,如今到底有多么繁华。
因为饶州有新平和乐安两棵“摇钱树”,所以,常住饶州的人口每年都在增加,鄱阳城的常住人口,据说已经达到十万户。
鄱阳城的规模扩大了许多倍,昔日的街道,悉数拓宽,破败的民居,全都推倒重建,如今的鄱阳城,可谓脱胎换骨
冯恢想到这里,放下笔,因为外面忽然喧嚣起来。
他听着外面的动静,本来有些烦躁的心,忽然平静下来。
信,已经没有时间写了,更无法寄出去。
冯恢拿起信纸,放到蜡烛上点燃,火光照亮了他的脸。
脚步声起,有人撞开房门,冲了进来“老冯他们来了”
“是么”冯恢将烧起来的信纸扔到地上,用脚踩了踩,将灰烬踩碎。
火光依旧映照着他的脸,但却是来自外面。
外面,火光冲天、人声鼎沸,并不时有人高呼“投降不杀”,看来,他的住处已经被包围。
跑,是绝对跑不掉的。
冯恢探手伸入衣襟,掏出挂在脖子上的一个小瓷瓶,看着跑过来报信的同伴。
对方手里,也有一个瓷瓶,同样以细绳挂在脖子下。
“好兄弟,黄泉路上,做个伴吧”冯恢说完,笑起来,对方也笑起来。
这一天果然来了,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但是,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儿子,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因为这是他们的同乡、当今天子承诺过的。
冯恢打开瓷瓶的盖子,看看外面晃动的火光,毫不犹豫将瓶中之物一饮而尽。
破门的声音响起,与此同时,他的喉咙如火烧一般灼热,这股灼热沿着喉咙往下走,一直进入胃部。
疼痛蔓延开来,冯恢疼得站不住,倒在地上,他看着同样倒在地上的同伴,心中没有一丝懊悔。
第二阶段行动,顺利进行。
宇文直这混蛋,得知他要对宇文护下手,果然去给宇文护通风报信了,所以,他们是逃不掉的。
也不能逃。
可是,若落入这些人手中,必然受尽各种折磨,生不如死。
那该怎么办
要解忧,当然是断肠毒药。
至于美酒,另有用途。
。。
数日后,下午,皇宫,入宫觐见太后的宇文直,一边走一边哼着歌,心情大好。
他协助宇文护破获了一起刺客行刺案件未遂,立了大功,表明了忠心,所以,即将重获重用,如何能不高兴
宇文直随后想起案情。
说来也够惊险的,一直讨好他的那个商贾冯恢,居然有问题,处心积虑挑拨他和堂兄宇文护的关系。
然后想让他行个方便,方便一伙乘机刺杀宇文护。
还好,宇文直脑袋没有完全发昏,想清楚了利弊,果断去向宇文护坦白。
于是,冯恢等人被一网打尽,奈何,对方及其同伙服毒自尽,未能生擒。
即便如此,宇文直也得了宇文护的赞赏,“死灰复燃”已成定局,先前的怨气,自然就消散了。
不一会,他见到了太后叱奴氏,太后果然一边看歌舞表演,一边喝酒,佐以小菜。
酒是什么酒来自楚国的“江南春”,而且是前不久宇文直送进宫的。
当然,为了太后的健康着想,这“江南春”喝的时候要兑过。
太后喜欢喝酒,身为一国之君的宇文邕多次劝阻无效,作为皇弟的宇文直虽然也有些担心,不过,既然太后喜欢,他当然要尽孝心。
所以,前几日从冯恢那里又得的一些好酒“江南春”,宇文直将其中几瓶献给太后,这就是孝心。
宇文直陪着太后说话、看歌舞,也喝起酒来,不一会,宇文邕到。
宇文邕当了十一年的皇帝,一直老老实实,所以和掌权的堂兄宇文护相安无事,因为没有实权,其实每日里没什么事可以做,常来太后这里陪着说话。
但母子三人同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