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叮叮当当的声音回荡在河谷,梁军利用各种物资拼凑起来的木栅,已经初步完成。
木栅分东西两道,将道路两头挡住,可作为工事,防御来犯之敌。
但是,今日不可能有来犯之敌,因为此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魏军战败的消息,传到西面武关、或者东面草桥关,至少要一日时间。
两处关隘守军不太可能过来,那么,消息要传到武关以西的上洛等地,或者草桥关以东的丹水县等地,又要多一二日。
所以,魏国新派援军要抵达这里,至少要数日后。
但是,昨夜溃散的魏军很可能在聚集后就近反扑,所以不得不防。
李笠查看木栅的修建情况,对戒备的将士加以勉励,随后往中军位置走去。
炊烟袅袅,梁军将士生火做饭,煮的麦子,来自缴获的敌军粮食,李笠见将士们一脸疲惫,但精神不错,很高兴。
接过兵卒递来竹片盛着的麦饭,李笠一边吃,一边走。
一旁,大量俘虏在梁兵监视下干活,收拾尸体,清理现场。
虽然现场十分血腥,到处都是血肉模糊,却丝毫不影响李笠的胃口,因为他真的很饿。
鏖战一夜,体力消耗很大,若不是精神极度亢奋,李笠都要撑不住了。
此次夜袭大获成功,魏军伤亡惨重,许多将领被击杀,也有不少魏兵逃散,这些人之中,有很多慌不择路,跳入丹水。
无论是死是活,都会被河水带往下游。
少数一些游过河到南岸的,会被留守南岸的梁军俘虏。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还缴获一些战马,真是痛快。
沿途一些营帐里,鼾声大作,许多将士正在休息。
这是轮休,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休息,恢复体力。
李笠来到中军帐,见黄等人呼呼大睡,没有打扰,转到一旁,却见木桩上捆着的杨忠,对他怒目而视。
杨忠是谁魏国大将,先前率兵攻入司州,俘虏了梁国名将柳仲礼。
但是,对于李笠而言,这位的另一个身份,如雷贯耳杨忠之子杨坚,是历史上建立隋朝的隋文帝。
之所以知道,是因为看过历史,如今,未来隋文帝的老爸被他抓了,该怎么办
不如放了,结个善缘,等数十年后隋军渡江,凭这善缘保全家富贵
李笠干咳一声。
省省吧,还几十年后,几十年后有没有隋国还两说。
“柳仲礼柳将军,在魏国还好么”李笠问,因为口音不同,所以需要通事转述。
杨忠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反问“你是谁”
“鄱阳李笠,活捉侯景的那个小人物。”
“你就是李笠”杨忠瞪大眼睛,仔细看了看李笠,欲言又止。
“我这个小人物,年纪轻轻,样貌平平,除了个子高,没什么特别之处。”
李笠说着说着,笑起来“听说杨将军当年,在梁国待过”
见杨忠没有回答,他又说“不知杨将军在梁国,还有没有故旧将来到了建康,好歹有人叙叙旧。”
杨忠依旧没吭声,不过李笠的话,让他想起了许多人。
十几年前,他在梁国待过一段时间,还随着白袍将军陈庆之入洛阳,当然,他是跟着魏国宗室一起回国。
在建康,说有熟人,倒也有,却谈不上交情。
梁帝萧衍,皇太子萧纲,倒是印象深刻,然而萧衍已经去世数年了,昔年的皇太子萧纲,如今是梁帝。
听意思,李笠是要把他活着带回建康,届时萧纲未必会杀他,所以,活下来的几率还是不小的。
只是,再想回魏国,就很难了。
想到这里,杨忠忽然想到了一个人,问李笠“不知,贺若敦将军,如今何在”
“在建康做客,此次杨将军到建康,想来有伴了。”
“贺若将军是如何兵败的”杨忠很想知道,随梁国岳阳王出击的贺若敦,是怎么打的败仗。
“啊,他呀,攻入南昌,没几日,被我堵在城里,束手就擒了。”
杨忠闻言一愣,又盯着李笠仔细看了一会,良久,长叹一声“天意如此么”
李笠耸耸肩“谁知道呢胜负乃兵家常事。”
“你如何知道,我昨日会在此扎营”
“我不可能知道你在哪扎营,只是抵达此处后,若有兵马路过就伏击,随缘嘛,若没有,就做别的事。”
随缘
杨忠觉得难以置信,又听出了言外之意,下意识问“你要做什么事”
“不可说,不可说呀”
李笠说完,交代左右“你们好好看管杨将军,莫要虐待,该吃吃,该喝喝,至于更衣什么的”
他让一名被俘的杨家部曲负责照料之事,这俘虏戴着脚镣、手镣,没法动手脚。
临近午时,李笠终于觉得累了,见防御事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