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1 / 2)

“为何去沈阳”现在的沈阳除了同辽阳一起,刚为金兵所下,全无一点特殊之处。哈日珠拉穿越而来,还知道沈阳将来会是大金都城,这老妇又从何选定沈阳

老妇人不愿多说,只搪塞道“自然是好地方才让你去。你一个蒙古姑娘,大明必定去不得,辽阳如今还乱,沈阳又近,还是先进沈阳好。”

哈日珠拉歪着脑袋想想,也罢,沈阳就沈阳吧,自己身无长物,沈阳汉人多,待蒙古人也不错,又相对太平,自己好歹能找些识文断字的活计维生。

老妇见她不再有异议,继续沉声道“咱们歇好了,这就上路吧我跟不了你多久,再过半日,离沈阳城也不远了,我自会回我的去处。”

哈日珠拉此时更惊讶“阿婆,您要走”

她微微垂下头,这一路虽然惊险,好歹有人陪伴,如今却突然要一人往下走,实在让人彷徨伤感。

老妇走过来,拉起哈日珠拉的手,那双手干燥粗粝却透着暖意,给了哈日珠拉不少安慰。

“傻姑娘,我年纪大了,哪里能跟着你劳顿时间到了,我自然就会走。”

哈日珠拉默然,只忍下心中微涩,微微点头,转身牵起马儿,两人在晨光中再次踏上路程。

马儿经过一夜狂奔,方才只得半个多时辰歇息,现下只能匀速小跑。好在科尔沁原本就紧邻沈阳城,这样的速度天黑前也能到达。

这样一路向南,马速不快,为了夜间不露宿山林,只得减少歇息。因此不过半日,哈日珠拉已觉得腿脚酸麻难忍。

此时烈日当头,两人好不容易坐在树荫下午休,哈日珠拉不由担心问道“阿婆,您累不累”

老妇摇摇头,指了指不远处的河流道“我还过得去,你去弄些水喝了吧,不用管我了。”

哈日珠拉见她虽然疲累,精神却不错,放下心来,转身朝河边走去,寻思着找个器皿端些水来喂给阿婆。

七月里,正午的日头还很毒。哈日珠拉四处搜寻好容易才找着个小小的竹筒,在水中清洗干净,盛了一筒水,小心翼翼捧来“阿婆,我给您打了些水来”

四周一片寂静,只偶尔有鸟鸣声。

哈日珠拉猛地抬头,竹筒中的水一下洒得地上身上。她无暇顾及,只见原本坐在树下乘凉的老妇此时已不见踪影。那团不大的阴影下,只留了个小小的布包。

竹筒“咚”地一声掉落在地,哈日珠拉三两步上前,拾起布包打开。里面赫然是仅剩的两块干粮和一截短小的竹片。那竹片形状古怪,还算平整的那一面上写了几个小字“归去勿念。”

哈日珠拉怔在原地,想起阿婆之前的话,这竹片看来早已备好,只待寻到合适时机,她便离去了,余下的路,都得自己一个人走了

不知站了多久,原本炽烈的日头已经不见,天空中瞬间乌云翻滚,由远及近的雷声把哈日珠拉拉回神。

七月的天委实变得快了些。此时雷雨将至,不宜待在树下,四周也无遮蔽之所。哈日珠拉只得三两口把干粮塞入口中,急急上马前行。

雨水虽然来得快去得快,却也不一会就淋得哈日珠拉满身湿透。夏日袍子还单薄,又在风中奔驰,此时寒意逐渐入骨。

哈日珠拉咬牙忍住疲劳与寒冷,一刻不敢松懈。四周景致不断变换,丘陵已逐渐变为平原,原本荒无人烟,现下也能遇见一两个行人。

哈日珠拉皱起了眉头,路上见到那几个行人,都作汉人打扮,衣衫褴褛,面色憔悴木然,很是可怜,只是自己自身难保,实在无暇顾及他人。

再行不久,渐渐接近了沈阳城,人烟也多起来,只是这样多得仍然都是流离落魄的汉人,有一个两个独行的,也有拖家带口有老有少的。

哈日珠拉心中酸涩,这些显然都是战争与民族冲突的后果。普通百姓没有金钱权势,面对战乱仇恨毫无抵抗之力,只能无辜受害。

遗憾酸楚还未散去,空气中却突然飘来一阵隐约的腐臭味。哈日珠拉放眼望去,只见前方似有不少腐肉,零散的鬣狗、狐狸等动物纷纷低头啃食,难道最近死了牲畜,都抛在城外

哈日珠拉仍在思索,不知不觉却已行到近前。路边,围聚在一具腐尸上的无数苍蝇被渐渐靠近的马蹄惊起四散,哈日珠拉不禁低头细看,这一看,却吓得差点跌落地上

哪里是牲畜尸体,竟都是人的尸体这些尸体纷纷残缺不堪,不少被鬣狗狐狸啃食得血肉模糊,只隐约从骨骼和残留的衣物能看出来是人体。从衣物看,有不少是前不久战争中死去的士兵,其中有金人也有汉人,另外还有些普通百姓,大约是沿路乞讨,或饿死或病死

哈日珠拉来到这世界一年有余,却是第一次亲身接触战争遗留的可怕场景。她胃中一阵翻涌,满心惊骇,再也不敢低头看一眼,忙屏住呼吸策马向前。

好不容易冲过那段尸横遍野的地方,空气中的腐臭味也消散不少,哈日珠拉再也支撑不住,勒马下地,捂嘴干呕起来。

少顷,恶心的感觉终于缓解,哈日珠拉倚靠这马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