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3 / 4)

行事,乃是军中大忌。纵使孔宣实力比闻仲高,也不能如此行事,不然不仅损害了闻仲身为主帅的威严,而且对军中纪律也是一大破坏,并且对他自身也有不好的影响。要知道,他以后可是要带兵帮着殷商拦阻西岐大军的。这方面北冥玄龟不清楚,但是穿越而来的王筀鵀倒是稍微知道一点。

重逢的惊喜过后,彼此叙过寒温,孔宣开始办正事,从王筀鵀口中知道他们的来意之后,看了一眼正在挑选魂魄的北冥玄龟说道“龟老,小琵琶,我在来之前将有外来修炼者来此的事情告诉了闻太师,那么等一会儿你挑完魂魄之后,你们和我去拜见一下他吧。”

孔宣的提议本是应有之意,但是北冥玄龟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不去。”觉得口气有些生硬,忙放缓语气说道“不好意思,小孔雀,我不会去。我现在要做的事关系重大,虽然不能说是保密,但是知道此事的越少越好,若非你和小琵琶的关系,我甚至连你都不想告诉。”

“啊”孔宣虽然从北冥玄龟的行为和王筀鵀的口中得知了他们来东海是因为北冥玄龟要收取魂魄,但是他并不知道北冥玄龟收集魂魄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走鬼修这条路复活,因此听到北冥玄龟说什么关系重大,保密之类的话满脸问号,不解的看向王筀鵀。有关鬼修这事王筀鵀和北冥玄龟说起来的时候,孔宣并不在场,因此自然不知道。

王筀鵀张嘴欲言,准备将北冥玄龟收取魂魄的目的告诉他,但是被北冥玄龟忙忙的拦了下来“小琵琶,等一下。”边说,边将他的龟壳亮了出来,在他们周边设置好结界,然后才说道,“可以了。”

孔宣看到北冥玄龟这么郑重其事,一副非常害怕泄密的模样,不以为意的笑道“用不着这么郑重其事吧”

“当然需要。”北冥玄龟一脸凝重的说道“就这样我还怕不保险呢。”对上孔宣疑问的眼神,指了指天上,冷笑道“谁知道这边会不会有人注意就算以前没有,你的到来说不定会把他们的目光引来。谁知道我去见他,会不会招来那些人物的注意,从而毁了我的大计。”

听了他的话,孔宣不以为然,但是却引起了王筀鵀的思考。还别说,北冥玄龟并非无的放矢,还真有这个可能。

有些事是经不起细琢磨的。纣王七年春二月,忽然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共花了十五年才平定反叛。之后班师回朝,在朝歌没呆几天就又有东海平灵王反叛的事情发生,因此闻仲又马上率兵出征,等他再次得胜回朝的时候,已经是西伯侯姬昌死去,新任西伯侯姬发在丞相姜子牙的辅佐下举兵反商的时候了。

在闻仲呆在朝歌的时候,在纣王登基直至七年他领兵出征之前,纣王坐享大平,殷商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当他北海平叛回来,呆在朝歌的那几天,面对纣王的荒唐行为,上书十策,要求纣王改过自新,重整朝纲。

纣王除了不同意拆鹿台,贬苏妲己、杀费仲和尤浑这两名臣子之外,其余七条利民利国之策全都应允,并且在闻太师当着纣王的面责骂以及鞭打费仲和尤浑这两名只知道溜须拍马的谄媚臣子的时候,他不仅不敢为其出言辩解,甚至还帮着找理由,以“费、尤二臣不知趋避,自讨其辱。”之辞来解释闻太师的行为。

之后虽然纣王没有杀费仲和尤浑,但是却将其二人交由法司勘问,并且在闻太师呆在朝歌的那几天,一改往日不理朝政,只知享乐的模样。但是这种情况却在闻太师再次离京之后重新恢复原状,纣王故态复萌不说,还把关进大牢的费仲和尤浑放了出来,官复原职,依旧陪侍在他身边,至于曾经答应过闻仲的那七条忠心的谏言更是抛之脑后。

在王筀鵀的印象中,闻仲闻太师一直是以武将的身份出现的,并且因为他不仅仅是殷商的臣子,还是截教通天教主门下四大亲传弟子金灵圣母的弟子,会五行道法,呼风唤雨不在话下,实力高超,所以王筀鵀并没有觉得他带兵有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闻仲却是一名文臣,商朝的百姓和臣子们都认为“纣王手下,文有闻仲,武有武成王黄飞虎,四海升平,国泰民安”虽然从闻仲带兵的情况来看,他仗打得也挺好,本事一点都差,绝对的文武双全的人才,但是他这个“太师”一职确确实实是文官的职位无疑。

这就不免让人纳闷了,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出现叛乱,不是身为武将的黄飞虎领兵平叛,反而是身为文官的闻仲去了

更何况,商朝一共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於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四大大诸侯的作用就是帮着朝廷安抚并镇压那些小诸侯。北海七十二路诸侯叛乱,不管这七十二路诸侯是不是北伯侯崇侯虎管辖之下的小诸侯,但是既然他在北面,那么让他来平叛,要比从朝歌出兵省好多事吧。

可是纣王他们并没有,是北伯侯崇侯虎不忠心吗相反,在四大大诸侯当中,身为北伯侯的崇侯虎是最忠心朝廷的一位,他帮着纣王建造了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