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口,林姓只有十余户人家,而李姓跟黄姓却各家至少有三百余口。
李家的族长今年五十出头,家有五子,不是在做官就是在县城里经商。
而林家祖辈几代除了出了一个举人老爷之外,也没什么出众的人才,林东海的祖父辈一个经商,在县城里做着小酒楼的生意,一个在当夫子之外,并没有其他当官的背景。
林晴晴的祖父也只是一个老农,靠着祖上的集荫留下几十亩田地而已。
林东海考中秀才的时候,鸡公岭山脚下的路下田村一个外来户谭老头带来了一儿一女在那落户,女儿小谭氏长得秀美端庄,林东海的母亲有次做针线活听人说起,很快让人帮忙牵桥搭线,找媒人去谭老头家提亲。
别看老谭家是外来户,但是谭老头是个勤快人,家境经过他的打理才五六年的光景就变成了路下田村的一个小地主,他家的闺女更是村里有名的美人加才女,虽然年过十七仍未定亲让人颇为不解,可架不住人美家有财,那可是有机会嫁入官家或者大富人家做少奶奶的。
林东海当初能娶到小谭氏可是羡慕死许多同村跟镇子上的男人。
施宅虽然没有附近几座宅子大气豪华,但是简单的四合院,也有它的好处。
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并排三间。上屋是灶房和饭堂,墙壁清一色都是四方的薄青砖砌的,墙壁上打着木桩,挂着一些发黄的草帽和竹篾编制成的箩筐筛子。
林晴晴家住的这个中间的院子里栽种了一棵五米高的桂花树,树下,林晴晴的三伯母正撸起了袖管,露出两棕色的手臂正蹲在一口大木盆旁埋头搓洗着手里的衣裳。
林晴晴爷爷这一房的上上下下二十多口人基本都分了家,不过现在他们都下地干活去了。
今儿不一样,三伯母家的兵仔不知道怎么回事,嘴里面上颚长了个尖牙,昨儿半夜还发起了高烧,说了大半夜的胡话,三伯母一宿没合眼,就守在床边,天刚发亮,大女儿淑英便去了村里找老中医行四伯,听说行四伯昨日傍晚去了四十里地外的县上,兵仔爹回来与她一合计,都觉着这病不能拖。
萧氏心不在焉的拧干了手里衣裳的水,甩在一旁的竹篓子里,又从脚边跟小山堆般的脏衣服里随手拎了一件甩进盆里,信手搓洗了起来。
脸上忧心忡忡,时不时抬头望一眼已经下山日头,竖起耳朵听前院传来的牛车的车轱辘声,从村子到附近的萧家湾镇,一来一回得有五十多里地,怎么弟弟去了快一天了,估摸着该回来了吧?
草草搓完了衣裳,萧氏站起身来,将湿漉漉的双手在身上胡乱擦拭了一下,转身急匆匆的朝身后的东厢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