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初步解决了(5 / 6)

就可以了。

于是吃完午饭,在福老头的千恩万谢在之下,他们回到了住的地方。

叶清决定傍晚再去爬那清圆山,晚上继续在芝城休息一夜,明早就回崇阳去。

只是叶清万万没想到,就在今日夜里子时,那“福来顺”却被一把大火给烧的一干二净。

好在,那里已经没有一个人在,要不然还会枉死人。

但那在牢里面的牛三爷,却突然发了“羊角风”,口吐白沫,人事不省了。

第二天早上,天气晴朗。

清晨的阳光照在脸上,带着刚刚好的温度,让人身心都舒畅起来。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顿好的早餐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

叶清带着大家伙到芝城北大街最大的一家早点铺“百味轩”用饭,听说那里的早点花样多多,南北聚集,能让人口水直流。

刚走到店铺外面,就发现里面熙来攘往,到处是人。

有客人大声喊着要咸煎饼、及第粥、油饼、包子等等吃食。

叶清见一楼已经差不多要客满了,拦住一个店小二问道:“伙计,这还有位置吗?”

许是生意太忙,伙计回答的也很干脆:“楼上还有雅座,但要收茶位费,一人五文。”

钱君宝摇了摇扇子,道:“那就带我们上去。”

一行人走到二楼,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在二楼柜台里的一个胖老汉,便笑盈盈地端上一壶绿茶还有一盘黄锃锃的东西过来。

“客官,这是本店的招牌鸡蛋饼,来二楼就餐的客人可以免费吃一盘。”

叶清瞄了眼那鸡蛋饼,看着就挺不错的,闻着酱香味浓。

她率先夹起一小块,咬了几口,发现鸡蛋饼香酥软嫩,蛋黄还是糖心的,配上酱味道很赞。

她满意的点点头,倒了一杯绿茶,喝了一口才对那胖老汉说道:“给我们上十几样你们这里的特色点心上来。”

“好咧!”那胖老汉很快离开,然后和一个小伙计吩咐了一声。

不一会儿,小伙计就端上四种点心,皮薄个大、色白的大肉包子还有咸味的豆腐花。

豆花料看着很足:虾米,大头菜,香菜,葱花,干紫菜,萝卜碎铺满一层。

芝城若是放在后世,算是一座旅游城市,这里的豆腐花没有咸党甜党之分,但喜欢吃咸味的人多一些。

另外两样是酒酿元宵跟大肉粽子,酒酿元宵带着“淡淡的甜味”,上面布满金色的桂花,稠稠的一大碗很有分量;

大肉粽看着能有大半斤重,比男人的拳头还要大一些,还搭配了一碟红红的甜辣酱。

当地人吃不得太辣,但又喜欢辣,就有人弄出了这种甜辣酱。

在后世常见甜辣酱的制作方法是在辣椒里加蕃茄跟糖做成的,但这里使用的是小辣椒,和甜椒以及白水瓜酱做成的。

味道会比加番茄做的要辣上一些。

叶清比较喜欢吃肉粽,但肉粽的热量非常的高,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不利于减肥。

她把肉粽打开,用汤勺切成小块,然后只给钱君宝夹了一块放进他的小碗里,自己没有吃。

很快,伙计又端上来几样点心,有卤蛋,馄饨还有麻团和糁汤跟烧饼以及羊肉锅贴。

这卤蛋一看就是老卤蛋,从里到外透着股“香气”,卤料的颜色也很深。

麻团表皮上蘸满了黄豆粉,馄饨都是颗颗饱满,像是小元宝。

烧饼皮薄而不破,焦黄又芝麻多。

拿起芝麻烧饼咬一口酥香满口!

羊肉锅贴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应该是用本地的茶籽油煎出来的,肉馅儿足,咬开还有鲜甜的汁水。

配上一碗馄饨汤,顿时觉得生活都美好了。

叶清吃完一个锅贴,放下筷子,将那碗“糁汤”端到了自己面前。

因为她发现大家伙的目光都没有停在这碗汤上面。

这种汤外表看着确实有些磕惨,灰呼呼的,还有一股冲鼻子的味道。

难怪他们不吃,但其实这是西北方人很喜欢当成早点的一种吃食。

糁有三个读音,一个是“sǎn”,另一个是“shēn”,还有一个念“啥”,实际上就是一种用肉汤熬制的粥。

最早都是鸡肉糁,后来发展成猪肉糁,羊肉糁等等,种类繁多。

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为西北人所钟爱。

相传糁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饮料,唐朝后才传入中原的。

还传说当朝皇帝年轻时候第一次喝了此汤就大加赞赏,还给起了个啥汤的名字。

做糁非常讲究,对火候、时间、搅拌、工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一般是头一天选料,夜里制汤,次日早晨才成糁。

原料主要以肉、麦米、葱、姜、盐、面粉等为主,再加进丁香、陈皮、小茴香还有白芷、花椒等香料,以增加温脾健胃功能。